第一百八十三章 集体主义的人文底色!已知的结局! (第2/2页)
【好!好好好!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棒!但老师觉得还有补充的余地,谁来补充?!】
【我!我啊啊啊!】
【那位嗓门儿大的同学你来!】
【到我了!终于到我了!我要说的是沈铭恩这首歌里对“民族乐器”的隐形运用!】
【这首歌的旋律中暗含芦笙、竹笛的银色逻辑,节奏里藏着踩堂舞、锅庄舞的律动,但又不刻意强调“民族标签”,而是将这些元素转化为“通用音乐语言”!】
【这种“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平衡,让不同民族的听众都能在旋律中找到熟悉感,同时又能感知到“这是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歌!】
【可以说,这绝对是一首具有非常深刻的情感和文化基因的作品!】
……
“……能不能他妈的把弹幕关了!”
后台的哈基玲看着这些个“夫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吹沈铭恩的作品,气的鼻子都快歪了,忍不住对着不远处的工作人员喊。
还踏马嫌他们不够糟心是吧?!
不远处,工作人员憋着笑将弹幕给关了……
该说不说,这年头互联网上人才真多!
……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
高昂的唱腔,大气磅礴的音律,红歌独有的气场,朗朗上口的旋律!
伴随着演出结束,沈铭恩的这首《爱我中华》几乎可以说是完整的印刻在了每一位观众的脑海里啊!
《爱我中华》,一首沈铭恩针对《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八一大命题】第三轮的【集体主义】创作的作品,这首歌对集体主义的诠释,并非强调“个体对集体的绝对服从”,而是通过“家”的温情、“共同奋斗”的价值、多元一体的包容,展现了集体主义的人文底色!
集体的存在,是为了守护个体的幸福,个体的奉献,是为了让集体更加强大!
二者互为目的与手段!
这种表达,让那个“集体”从抽象的“宏大叙事”落地为每个个体可感知、可参与、可受益的生活共同体,也让集体主义的精神在文化传播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从本质上看,这首歌的经典性正在与:它用最朴素的语言与旋律,回答了集体主义的核心命题!
“我们是谁?我们为了什么而共同努力?”
而答案永远指向一个共识!
“个体的价值,永远在与集体的共生中绽放!”
这,就是集体主义!
“喔!!!”
“啊啊啊!!!”
演出结束,get到沈铭恩作品里的核心内涵的同时,现场这边简直要喊疯了!
尽管现在已经是第三轮了,可是观众们就好像比歌手们还要“金嗓子”一样,那呼声是一浪比一浪强,恨不能要将整个演播室淹没!
“中华!爱我中华啊啊啊!!!”
导播室里,沈铭恩演唱结束的时候,牛导这老癫公竟然也跟着欢呼起来。
开心啊!
牛导是真开心啊!
三轮了!
沈铭恩已经成功的撑过了三轮!
虽说现在第三轮的投票结果还没有公布,但仅仅是沈铭恩这首《爱我中华》的质量,拿到投票第一绝对是很轻松的事情好吗!
现场的很多节目组工作人员同样面露喜色,一起录节目到今天,其实大家也真的很希望沈铭恩继续走下去,而他也就是这样做的!
线下这边,节目组、观众全都是欢呼不断!
线上直播间那边同样如此!
弹幕都在刷:
【啊啊啊!铭恩大帝活出第二世了!】
【这分明是第三世了好吧!】
【不死神药啊啊啊!】
【谁说人族无大帝!】
【浑身长满红毛又如何?!晚年不详又如何?!】
【啊啊啊复活吧!我的爱人!】
【?楼上走错片场了吧?】
……
现在已经是第三轮了……
其实从第二轮结束的时候开始,很多人就已经有点儿开始替沈铭恩担忧,替他捏一把汗了。
毕竟,以往《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每一期最多有2轮Pk,在所有人眼里,不找外援只靠自己的铭恩大帝能够在节目里撑两轮已经殊为不易,过了2轮所有人都跟哈基玲一样觉得沈铭恩要走下坡路要进入疲软期……
结果他不光不往下走,甚至一路高开高走高举高打!
完全没有颓废的架势!
第三轮的作品,不光不输给前两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就说,支持他的粉丝、观众,能不开心,不高兴吗!
人跟人的悲喜似乎从来都不相通,每一次支持沈铭恩的粉丝、观众开心、高兴、欢呼雀跃的时候,后台那帮歌手的表情都不怎么好看……
“老师们……”
随着沈铭恩的演出结束,后台的工作人员跑去集体休息室那边通知,说:
“准备上场看投票结果了。”
听这话的时候,说实话那帮嘉宾的表情都不是多好看……
第一时间,也没有几个人站起身来往外走。
为啥?
他们是不愿走吗?
还是坐时间长了,站不起来了?
不不不……
都不是!
他们之所以不往外走,纯属是因为,他们实在是不愿去看一个“已知的结局”啊!
说起来真特么都窝囊,今天这已经第三轮了,每一次沈铭恩演唱结束之后,导演组要求上台,他们都有种不愿去的感觉……
真就是全都知道就算是他们上去了,也不是沈铭恩一合之敌。
是,投票结果现在还没公布,可谁说乾坤未定他们就都是黑马了?
有沈铭恩在,就算乾坤未定,他们也他妈只能是牛马好吗!
而现场的投票结果,也的确没有出乎他们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