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突然到来的合作!(第二更!) (第1/2页)
燕京。
外国投资管理司。
负责人翟岳阳像往常那样,给自己泡了一杯红茶,随后打开电脑,进入审核管理系统,开始查看各级地方引进的项目备案进度。
电脑有些老,系统运行也有一点卡,卡了好一会儿,才成功登陆管理系统。
他率先进入的是管理司的直属页面,刚进入,他就看到了满屏幕的申请。
这一瞬间,他眼睛瞪到最大,连送到嘴边的茶都忘了喝。
外国投资管理司,是商务部下属,专门对外国企业进入华夏投资进行审核备案的管理部门。
在管理层面,商务部门将外国投资进行了等级划分,划分为超大型项目,大型项目,中型以及小型项目。
外国投资管理司主要负责超大型项目,以及部分重点大型项目审批。
而一般的大型项目,被下放到了各个省和直辖市。
中型和小型项目,权限下放到了开发区一级。
对应等级的项目,只需要在地方的部门进行登记,审核备案,同时提交到系统就行。
超大型项目和重点大型项目哪怕摊到全国,一年也只有几个,但只要资料齐全,审核的时间并不会太久。
所以,外国投资管理司更多的任务,是对各级外国投资项目进行一个监督审核。
完全不会出现像现在这种情况!
昨天还没有!
今天就整整一夜的大型项目投资,这帮老外疯了吗?
大概是的!在短暂的震惊过后,翟岳阳迅速放下茶杯,点击进入第1个项目。
【科赫工业大型化工综合体:预计投资23亿美元,是一个能够综合产出化工产品的综合体项目……】
【备注:集团最高董事阿尔纳·科赫正在前往华夏的路上,具体项目内容,可以具体详谈……】
看完对方提交的备案资料,翟岳阳心中的疑惑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更加懵逼。
作为外国投资管理司的负责人,他手中自然有科赫工业这样超大型企业的资料,阿尔纳·科赫这个名字,在那些资料里面自然也有。
科赫工业的第2代,也是带着科赫工业走向全球,让科赫工业成为全球化工业霸主的人。
如果没记错,好多年前,这人就已经隐居幕后,开始过养老的生活。
最近一次传出消息,还是五六年前在一次慈善晚会上露面。
这两年,甚至有人传言他已经死了,但科赫工业的最高董事一直没有换人,所以这个传言也一直没有证实。
按年龄计算,他现在应该有90左右了!
这样一个人,长途跋涉跑过来谈一个超大型项目?
疯了吧?
翟岳阳一脸懵逼的关掉这个页面,又点击第2个项目。
【华夏国债对外销售项目评估……】
【备注:德意志银行集团董事卡尔·冯·古滕贝格已经启程,可以面对面商谈具体项目……】
如果说科赫工业的投资只是让翟岳阳懵逼,那德意志银行的这一个投资合作申请,就是给了他一闷棍,让他彻底找不到北。
每个国家都会发行国债,大多数国家只能让自己的国债在国内销售。
而好一点的国家,一般都会把自己的国债放到国际上,对外销售。
这样既是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信誉的象征。
信誉好的国家,国债好卖。
当然,阿美莉卡除外,因为他们的拳头比较大。
国债放到国际上售卖,一般的买家对这个国债不太了解,就会找评估机构要一些调研报告。
而德意志银行,最擅长的就是对国债进行评估,以及对国际并购牵线搭桥。
并且,德意志银行的声望在欧洲和非洲非常稳定,通过他们评估的项目,以及他们牵线搭桥的项目,十有八九都能成功。
之前国债发行,还有几个公司进行国际收购时,也找过德意志银行。
对方非常傲慢,收费也高得离谱。
但是现在,这帮人居然主动降下身价,跑过来跑过来搞合作?
还把他们那个老古董董事,从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拉出来。
他们就不怕这些八九十岁的老爷子,半路上一个不小心,一口气嘎在半路?
什么情况?
疯了吧!
再看看下一个,如果下一个还有问题,那就只有一种解释,网站被入侵了!
有人在逗自己玩!
第3个项目,是来自韩国。
【三星集团大型电子工业基地……】
这一次,翟岳阳没有去看这个项目的具体投资内容,而是直接翻到后面看他们的备注。
和前面两个项目一样,这个项目的备注里,也提到了他们的创始人,也提到他们创始人会亲自过来,亲自进行谈判。
看到这里,翟岳阳用手捏了一下眉心,他现在可以确认,这网站被黑客入侵了。
重重地吸了一口气,把一旁的茶水一口喝干,他拿起电话,直接将电话打给了上级的领导。
接着又赶紧给下面各地方负责审核项目的部门打电话,让他们赶紧备份数据。
电话刚打完,系统维护部门的负责人就出现在他门口,一张脸黑如锅底。
刚一见面,系统维护部门的负责人就开口说道:
“首先,我们的网站没有被入侵!你不要搞得一惊一乍的,很吓人!”
“其次,你下次能不能把电话打给我!”
“你知道部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他有多着急吗?”
“你知道我接到电话的时候,我有多着急吗?”
系统维护部门负责人的话,让翟岳阳更是懵逼。
系统没有问题?
系统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项目?
他对着系统维护部门的人勾勾手,随后指向自己面前的电脑屏幕:“如果没有问题,那你给我说说,为什么上面会有这么多超大型项目,以及重点项目的申请!”
“还有你再看看这些备注,什么创始人,什么最高董事要亲自过来。”
“这些人里面,哪怕最年轻的也有八十几岁!”
“怎么?八十几岁正值壮年,正是奋斗的时候?”
“你说说!”
铿锵有力的话,再加上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那些内容,系统维护部门的负责人也犯了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