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23章 泼天大功

第123章 泼天大功

第123章 泼天大功 (第2/2页)

将来我当了指挥使,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
  
  ——
  
  毛骧的信被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应天。
  
  朱樉接到信的时候已经是三更时分,他丝毫不敢耽搁,立即来到皇城。
  
  让禁卫用竹筐将他吊上去。
  
  然后一路来到乾清宫,将正抱着妃子运动的朱元璋给吓的一哆嗦。
  
  从寝宫出来的时候,朱元璋的脸色有多差可想而知。
  
  这大半夜的不消停,如果事儿不够大,看咱怎么收拾你。
  
  不过当他看到毛骧密信的时候,顿时就将这些事情抛之脑后。
  
  然后他立即给吴桢以及广州布政使写了手谕,让他们全力配合毛骧的行动。
  
  务必要将倭寇和张士诚余孽的主力消灭。
  
  手谕也被禁卫连夜送出,以最快的速度交到两人手里。
  
  忙完这一切,朱元璋才表扬道:“老二这次干的不错。”
  
  “如果真能消灭倭寇和张士诚余孽,可是帮咱去了一大块心病。”
  
  朱樉却说道:“这事儿您可高兴的太早了。”
  
  “张士诚余孽好办,倭寇可没您想的那么简单。”
  
  朱元璋目光一凝,说道:“是不是马钰又和你说了什么?”
  
  朱樉点点头,说道:“老马说日本的体制,类似于先秦分封制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身份几乎都是世袭的。”
  
  “这就导致大批底层人才无处施展才华。”
  
  “而且日本的王室就是傀儡,真正掌权的是幕府。”
  
  “目前他们好像陷入了南北分裂,双方争斗了几十年。”
  
  “进一步破坏了国内的稳定,导致更多人失业。”
  
  “于是日本国内落魄贵族和武士,以及失业的商人、农夫等等,为了生计被迫下海铤而走险。”
  
  “这就是倭寇的来源。”
  
  “大明除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倭寇是杀不完的。”
  
  “杀上一批,过几年又会有新一批出现。”
  
  朱元璋眉头皱起,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倭寇产生的原因。
  
  事实上,他曾经三次派遣世界团出使日本。
  
  洪武元年派了一批,然后就杳无音讯了(史书记载被倭寇截杀)。
  
  洪武二年又派了一批,依然杳无音讯(因交通不便滞留日本,后返回)。
  
  洪武三年也就是今年初,又派了莱州知府赵秩出使(滞留,后返回)。
  
  赵秩是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后人,也是赵宋后裔。
  
  只是到目前为止,他也同样没有传回消息。
  
  可以说,目前的大明,对日本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如果不是今天朱樉说,他都不知道倭寇是怎么产生的。
  
  但……正如朱樉方才所说。
  
  就算知道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如果日本是大一统的国家,还能通过交涉让他们约束好自己的子民。
  
  事实上他派使节去日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只是现在对方陷入南北分裂,自顾尚且不暇,恐怕是无力管控百姓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有些头疼。
  
  虽然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问道:
  
  “马钰可曾说过如何破局?”
  
  朱樉摇头道:“我没问。”
  
  朱元璋脸一黑差点骂人,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不问问?
  
  这亲王是怎么当的?
  
  “回去问问他,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朱樉打了个哈欠,说道:“行,改天我问问他。”
  
  “您还有事吗,没有我回去了。”
  
  朱元璋嘴巴张了张,无奈的道:
  
  “滚吧。”
  
  朱樉撇了撇嘴,随便拱拱手就离开了。
  
  被这么一打扰,朱元璋也没了兴趣。
  
  无视那位妃子幽怨的目光,披上衣服又批阅了一个时辰的奏疏,才躺下歇息。
  
  第二天马钰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对于如何经略日本,他只是说道:
  
  “首先就是打造一支强大的远洋水师。”
  
  “只有这样才能对日本造成实质性威胁,大明也才能干涉他们的内政。”
  
  朱樉说道:“朝廷已经命人督练水师,相信不久后就会有结果。”
  
  马钰却摇头道:“大明目前的水师战舰吃水太浅,只能在近海岸活动,无法深入远海。”
  
  “这就注定了活动范围受限,也是目前一直拿倭寇没有办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大明水师,是以巢湖水师为班底扩建的,战船也是内河平底船改造而成。
  
  这种船只适合内护内河这种风浪小的环境。
  
  到了海上就会水土不服,只能在近海岸活动。
  
  与倭寇作战的时候,这种短板尤为明显。
  
  好不容易抓到倭寇的尾巴,人家驾驶战船去深海了。
  
  你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原本历史上,耿天璧就是因为追敌太深进入外海,因为风浪太大落水阵亡。
  
  耿天璧是泗国公耿再兴的儿子,骁勇善战,在大明年轻一辈里也算是佼佼者。
  
  却死的如此憋屈。
  
  这就是明朝水师的现状。
  
  不改变这一点,就永远无法进入远海。
  
  听完他的分析,朱樉直挠头:“没想到水师如此复杂,你懂造船吗?”
  
  马钰说道:“我只知道一些原理,也知道海船的大致外形,但内部结构一无所知。”
  
  朱樉连忙道:“知道外形和原理就行,内部结构让他们去研究。”
  
  说着,他就找来笔墨。
  
  马钰画出了尖底船和U型底外形,并将基本原理写了出来。
  
  尖底船西方采用比较多,优点是吃水深,缺点是拖慢速度。
  
  U型底是前世中国战舰普遍采用的外形,兼顾了吃水和速度。
  
  但前世那是钢铁战舰,和木头船肯定是有区别的。
  
  他也不知道U型底用在木船上是不是也能适配。
  
  所以干脆将两种船型都写了出来,让工匠们自己去研究吧。
  
  拿到这些资料,朱樉自然是非常高兴,接着又问道:
  
  “出了打造水师,还有呢?”
  
  马钰说道:“其次就是刺探消息,收买人心。”
  
  “日本人尤为的崇信佛教,可以派遣僧人去执行这个任务。”
  
  “然后就是经商,大量输入商品,控制他们的经济。”
  
  “现在他们不是在内战吗,大明就扶弱抗强,让他们在内战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如此经略上几十年,大明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日本。”
  
  朱樉赞道:“啧,老马你真是阴险啊,不过我喜欢。”
  
  马钰翻了个白眼,又不充了一句:
  
  “以你爹的性格,可能不会支持这么做。”
  
  “你就告诉他,日本岛上有几座露天的金银矿,储量巨大。”
  
  “每年都能开采几百万两金银,可以持续开采几百年的那种。”
  
  日本其实并不是一个金银储量丰富的国家,但大部分矿藏都集中在那几座矿山上。
  
  且还是露天的那种,非常容易开采。
  
  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日本多金银的错觉。
  
  但不管是不是错觉,那几座金银矿,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以朱元璋的性格,一旦这个消息证实,他会比任何人都眼红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马钰所料,当朱樉入宫,将这些都告诉他的时候。
  
  一开始他对于经略日本并不感兴趣。
  
  太远了,风险太大。
  
  不过对于派僧侣去刺探情报的提议,他还是比较支持的。
  
  毕竟这相当于没什么成本,就算失败了也没啥损失。
  
  不过当他听说有金银矿的时候,态度立即就变了。
  
  “可知金银矿在哪里吗?”
  
  朱樉摇头道:“不知道,不过他说了,这矿埋藏很浅,派人去找很容易就能找到。”
  
  朱元璋有些无奈,说道:“行吧,咱派人去打探一下。”
  
  “不过此事不着急,先派人将他说的这两种船造出来再说吧。”
  
  ——
  
  就在朱元璋为根除倭寇之患发愁的时候,广州也即将迎来一场大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