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偷渡 (第2/2页)
现在是万历六年,戚继光早已被调去京城,在北京,河北一带镇守,但沿海倭寇仍旧猖獗。
与其想着什么和海瑞斗智斗勇,殷灵毓还是更愿意选择来想办法对付他们这些东西。
但殷愿并不是因为这些才重要,是它本身对她就很重要。
殷愿飞到殷灵毓旁边往她怀里蹭:“宿主,你又变小了。”
“是啊,抱不动阿愿了。”
殷愿思考。
“那我抱,不是,拎宿主?”
殷灵毓伸一根指头戳戳它。
“这个不可以。”
殷愿故意又蹭两下:“就要就要。”
“那你等我什么时候真成为你能拎动的小孩子吧。”殷灵毓无可奈何:“到时就给你拎。”
“嘿嘿(O^^O)就知道宿主最好啦!”
夜里,浪声轻缓,殷灵毓睡得浅,听见隔壁舱有人低声谈生意,又听见船老大骂水手偷懒。
一切琐碎而平常。
船老大也因此而高兴,没碰上倭寇,没遇到事故,对于跑海的人来说,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
第五日清晨,陆地的轮廓出现在海平面上。
船缓缓靠岸,码头嘈杂声渐近,李清过来找殷灵毓结清尾款,殷灵毓点头谢过,提着笼子下船,很快混入人群,消失不见。
李清也就歇了旁的心思,摇摇头离开了。
找了处客栈,殷灵毓暂且住下养病。
高烧对身体的影响其实很严重,殷灵毓估摸着,如果不是她来了,原身不死也得傻。
给自己开方抓药,殷灵毓也在接触和打听这里的情况,环境。
沿海地区倭患减轻但未绝,倭寇大规模侵扰减少,但小股海盗仍频繁劫掠沿海村落及商船,广州作为贸易枢纽,私商与海盗勾结屡见不鲜,形成了庞大的地下走私网络,货物包括南洋香料,日本白银,甚至火器。
葡萄牙人自从嘉靖三十六年以“晾晒货物”为由租居澳门,万历初年已成事实殖民地,筑炮台,设教堂,垄断对日欧贸易,广州官员对他们既防范又利用,禁止其进入广州城,民间与其交易也需要经过“牙行”中介。
而民间因为对通商的严格管控,“出海捕鱼”常成走私借口,殷灵毓乘坐的商船,既打渔又运货运人,其实也就是这样的“渔船”。
“所以,宿主你这算不算偷渡?”殷愿好奇道。
“算吧?”殷灵毓喝干了碗里的药,又含上一口酸梅蜜饯,缓解嘴里的苦味,然后出门去订制银针。
想对付倭寇,以她现在的状态还有些吃力,但仍旧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
万历五年,也就是去年,台风毁船数十艘,沿岸疟疾,痢疾多发,贫民无钱医治,而官府置之不理,到了今年也仍旧犹有人在疫病中艰难挣扎。
她打算再修养几天就出去先行医,所以得提前准备一些东西。
殷愿就没有让金雕身体跟出去了,而只跟随在殷灵毓的脑海里,毕竟宿主的听力受损了,它要给宿主当同声传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