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戍边 (第2/2页)
信中一再提醒了,也不知道蒙恬看到了又会作何感想。
天实在太冷了,一场雪后地面又结成了薄冰。
今天是公子去章台宫听政的重要一天,这也说明了大秦的公子扶苏能够参与国事了。
大抵,能够在章台宫,在始皇帝面前说上一两句话,那就算是参与国事。
扶苏穿好衣裳,离开高泉宫走在寒风中,早晨的咸阳宫并没有什么人走动,就快走到章台宫的时候,才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大臣,他们一边议论,一边走向大殿。
扶苏不动声色走在后方,而四周的人也注意这位走在朝臣中的少年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秦国的公子,而当有人认出了此少年就是公子扶苏,这才有不少人惶恐行礼。
来参加廷议的人不少,扶苏走到章台宫门口,看众人见到自己就要行礼,扶苏还要作揖回礼。
小半刻时辰之后,扶苏便觉得如果人再多一些,说不定自己光是行礼就要累死。
不多时,扶苏见到了老师李斯与一个须发灰白的老人家。
李斯快步上前行礼,“公子。”
“老师。”
李斯又介绍道:“这位就是蒙大将军。”
“原来是蒙武大将军。”
蒙武笑着道:“哈哈,末将当年见过公子,那时候公子还是很小一个。”
扶苏尴尬一笑。
随着来参加早晨廷议的人越来越多。
穿着一身黑青色朝服的淳于越正快步走来,在他的身后还有不少人,这些人都穿着一样的衣裳,足足十余人。
章台宫大殿前的台阶很高也很多,有些上了年纪的人需要互相搀扶才能走上来。
眼看殿前的人都快到齐,殿内又有内侍朗声传话,“入殿!”
众人这才纷纷脱了鞋履。
走入殿内,又感觉到了些许凉意,扶苏跟着老师李斯找了一个前排的位置。
又过了半刻时辰,随着内侍的一声高喝。
始皇帝穿着一身黑色衣袍,神色严肃地走入大殿内。
众人纷纷行礼。
等始皇帝坐下了,众人这才有所放松。
李斯先站出朝班,讲述今天廷议需要议论的事。
扶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本着学习的态度,听着这次廷议。
其余诸多事都很顺利,只要是丞相李斯与副相冯去疾讲述的政事,大家都通过了决议。
而始皇帝坐在大殿内,依旧一言不发。
扶苏正想着今天要不要请老师去商颜山看看,就因一件事惹得大殿内所有人议论不停。
章台宫很高很大,即便是两百余位朝臣站在大殿内,这里还显得空旷,众人的议论声不停回响在大殿中,就像是无数只蚊子,形成的某种低频噪音。
这种声音本就听着不舒服,而随着朝臣们议论得越久,议论声也逐渐越来越大
直到现在,丞相李斯的脸色尤其难看。
因要修筑北方长城,需要将五个郡的乡民,迁往北方。
而这种移民戍边的事一经说出来,便引起了这么大的议论,议论声中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见到一人站出班列,其人正是齐鲁博士淳于越。
“敢问丞相,要迁民多少户?”
李斯的目光盯着对方,沉声道:“三千户。”
此言一出,大殿内惊起一片议论声。
淳于越又道:“丞相迁民是为了修筑长城?”
李斯道:“抵御北方匈奴。”
“臣为何听闻匈奴向秦国进献羊群数万头。”
李斯深吸一口气,像是在抚平情绪,又道:“蒙恬一到北方,赶走了在燕赵长城内外的匈奴,匈奴人送来了如此厚礼是为了收买,蒙恬没有接受他们的收买,夺了匈奴人的羊群。”
淳于越又道:“如此迁民令北方各郡民生凋敝,田地何人耕种?”
“长城以南自然有田地给他们开垦。”
“如何安居。”
李斯又回道:“有大军戍边,自然可以安居。”
又有文臣站出来,言道:“敢问丞相,是否担忧各地六国旧地之民起兵反复?”
扶苏注意到,老师一时间气得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老师甚至用力咽了咽唾沫,目光盯着每一个站出来质问的齐鲁博士。
现在,扶苏见到此场景有些明白了。
从众人的身份上来说,这像是一场齐鲁与法家的对抗。
而让老师最生气的,则是有人竟然说大秦是不是怕六国旧地的人们起兵造反,这才发动迁民戍边。
这如何不令人生气,老师本着为了抵御匈奴人,保护北方的公心才有了迁民戍边的决策。
可在有些人眼中,竟然成了担心六国旧人起兵造反的胆小举动。
被小人如此揣测,李斯呼吸沉重,站在大殿内,面对众人大声道:“你们都应该去北方,用你们的眼睛好好看一看,现在的北方是什么样子!”
“你们在这里这般言语,可有想过一旦北方失守,匈奴之祸将祸及大半个中原!”
李斯的话语声越发响亮,他的语气带着怒火,又道:“若不坚守北方,匈奴人就会南下!抢夺我们的粮食,土地与我们的妻儿!”
话语声停下了,大殿内恢复了安静。
李斯这句话如同咆哮般的喝骂,还在大殿内有些许回响。
只有丞相的呼吸声,以及丞相愤怒的目光,看着刚刚站出来反对的每一个人。
扶苏心中感慨,老师每天的生活莫非都这么精彩?
嬴政道:“移民戍边之事不可延误,此事由李斯与蒙武主持,都散了吧。”
始皇帝的话语声带着疲惫,而后起身离开了大殿。
众人纷纷行礼,等众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见老师还在这里与几人吩咐着,扶苏就站在一旁。
又有内侍快步而来,行礼道:“陛下命公子与丞相,留下用饭。”
待眼前的事吩咐完,李斯回身行礼道:“公子。”
扶苏站在原地,行礼道:“老师面对数十人质问,不曾退让半分,扶苏佩服。”
“事关北方安定,臣不敢有半分退让。”
内侍躬身道:“公子,丞相,这边来。”
扶苏跟着这个内侍与老师走向章台宫的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