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守规矩的公子 (第1/2页)
田安快步跑上前就接过了军令。
王贲上前道:“还请回禀,末将亲自护送公子前往函谷关。”
传令士兵颔首,调转马头,赶马朝着咸阳回去了。
扶苏接过这块令牌,令牌带着陈旧的黑色,但从边沿的一些金色,大概这是一块铜制的令牌。
用过饭食之后,田安已让人将出行要准备的物件都带来。
函谷关距离咸阳也不算太远,如果快马加鞭,星夜兼程来回也就三两天。
就算是走得慢,往来一趟花费十余天也足够了。
扶苏等着一千铁骑到来,顺便坐在新做的竹椅上,闭眼午睡。
村子里又传来了孩子们的读书声,又是毛亨在教孩子们读书。
毛亨通晓列国流传已久的诗经,的确学识渊博。
几只小狗就躺在公子的躺椅下,正睡着。
午时的阳光照在身上很舒服,在这个倒春寒的天气,只有在午时能够暖和片刻。
扶苏躺在竹椅上闭眼午休着,一旁站着张苍与叔孙通,这两人沉默不言,像是两尊雕像。
耳边是章邯的话语声。
扶苏稍稍睁开眼,见到章邯与王贲正在讲着话。
在王贲的几番追问下,章邯说着他小时候的事。
“我自记事起就在叔父家中,我还有一个弟弟,他叫章平,叔父是秦军的一个百将,他说我只能入军,那时候我就跟着大军打仗了……”
说着话,章邯双眼向天看,似要在头顶的空气中找到当时的场景。
“我记得那时是王贲将军打魏国,我也在军中,亲眼见到了水灌魏国大梁。”
言至此处,章邯又有些激动,一手握拳神色振奋道:“那一仗,王将军打得真漂亮!”
“哈哈哈!”王贲伸手拍了拍章邯的后背,颇有军中老将对晚辈关怀的架势,也是在关怀自己的下属。
后来的事章邯也不愿说了,王贲也知道后来的那些事,章邯的叔父战死了。
其实秦灭楚这一仗真的很不容易。
李由还在与那些村民一起挖井挖水渠。
扶苏觉得自己身边的人有文有武,文有张苍,武有章邯,眼下还缺什么人?
田安将煮好的水装入水囊中,又去准备公子出行要用的炉子,他甚至还让人从宫中带了一些书,方便公子在路上看书。
一千铁骑来得很快,扶苏小憩还不到半个时辰,一队兵马就到了眼前。
一千兵马其实也不少了,扶苏抬眼看去,这些秦军个个穿着黑色铁甲,骑在马背上正听候号令。
王贲走上前朗声道:“章邯着甲,随老夫护送公子前往函谷关。”
“章邯领命。”
战马的鼻孔出着气,马匹很强壮,给人一种很强的力量感。
而这支兵马到了此地之后,很肃静,等候下令。
等田安驾着马车而来,扶苏这才觉得马车的马匹比战马还要矮一头。
章邯平日里是不穿甲胄的,因甲胄很沉重,只有在必要时才会穿着,甲胄的针线完整,看来他很爱惜。
秦军就是这样,收到了命令,绝对不能延误,立刻就要动身。
王贲与章邯一左一右领着队伍,已做好了开拔的准备。
扶苏临走前,对张苍道:“这个村子就交给老师了。”
张苍行礼道:“公子放心。”
言罢,扶苏坐上了车驾,道:“走吧。”
田安驾着马车开始往前走,而那一千秦军的黑甲铁骑将公子扶苏的车驾保护了起来。
张苍站在原地,看着护送的队伍与公子的车驾远去。
叔孙通站在一旁,也良久不语。
又听身后传来孩子们的玩闹声,叔孙通不解道:“为何便要在这个时候让公子扶苏去迎王翦大将军。”
张苍一手拿着一卷竹简放在后背,道:“其实始皇帝真的很爱这个儿子,始皇帝很重视公子,寄予厚望。”
叔孙通抚须片刻,看着大秦的骑兵越走越远。
张苍又道:“始皇帝的孩子中唯有公子扶苏能够拜丞相为师,只有公子扶苏能够接触朝政,接近将领,甚至还让王贲将军与公子这般相处而不猜忌,始皇帝能够给予的其实都给了公子,而始皇帝的其他孩子们呢,他们只能远远地看着公子扶苏。”
眼前的事实的确是如此,叔孙通也没见过始皇帝的其他子嗣,再者说始皇帝的其余子嗣现在还很年幼,反正他也没见过。
叔孙通不喜张苍的说话方式,此人说话太过平静了。
张苍又道:“我还是有担忧的,但愿是我又多虑了。”
有时很感慨,荀子门下有张苍这个弟子,这个弟子学识渊博,叔孙通自愧不如,低声道:“张苍,听老夫一言,人学得越多,忧虑得也就越多。”
张苍点头,就离开此地。
身为公子的老师,还需要为公子建设这个村子,余下的几天,赶着春耕与谷雨时节,等到倒春寒一过,会非常地忙碌。
临近黄昏的时候,关中的风又大了一些,这个季节就是这样的每到夜里总是多风。
扶苏坐在车架内,看着手中的一卷周易,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而摆动,耳边是忽快忽慢的马蹄声。
走得慢的战马是多数,那都是护卫在车驾边上的。
而快马的马蹄声,多半是穿行往来的秦军斥候,他们需要保证方圆几里地内的安全,保证前面没有伏兵,后面没有人马跟着。
扶苏觉得秦军应该是天下最忠心的大军,因为他们军功是直接变现为财富的。
在这个粮食还匮乏的时代,谁能为家里多挣几亩田,挣一个爵,那都是好男儿。
因此,与当年相继变法的列国相比,秦国的大军算是最忠心的。
“公子,就要入夜了,是否驻扎。”
“王将军安排吧。”
听到公子回话,王贲大声告知了前军,队伍就在洛河东南休整。
扶苏下了马车,在夕阳的余光下,见到了秦军严密的防护。
章邯正在来回巡视着四周。
秦军对刺杀这种事还是有阴影的,历代秦王都没少经历刺杀,尤其是当年的荆轲,或者是前几年的高渐离。
田安不知什么时候抓了一条活鱼,这条鱼有巴掌大小,他手拿着一根木棍,一手按着不停摆动的鱼身,举着木棍用巧劲熟练一敲,这条鱼就没了动静,而后他一边哼着不知名的歌谣,一边熟练地打理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