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韩旧地

第一百一十三章 韩旧地

第一百一十三章 韩旧地 (第1/2页)

队伍走得并不快,当前方的队伍走出很长一段路了,后方的队伍这才开始动,一路上,在道路两侧的巡视的骑兵往来不绝。
  
  而当在驰道上越走越远,许多县民都跪伏在道路两侧,向始皇帝的车驾行礼。
  
  廷尉冯劫坐在马车内,神色颇为苦恼,在朝中任九卿的官吏中,许多人都想要与公子扶苏同乘一车。
  
  可是真轮到自己与公子坐在同一驾马车内,冯劫神色颇为不安。
  
  “我们应该推崇团结与友爱的理解是不是?墨家曾言:人要先爱自己,而后爱天下人。”
  
  冯劫很想反驳,但仔细一听,还是觉得公子这话挺有道理的。
  
  马车还在驶动,冯劫还在思考着,却见公子扶苏又走出了车,与外边的张苍交谈着
  
  而后,公子便跟着张苍离开了。
  
  坐在车驾内的冯劫想了再想,而后也下了马车,快步往前方跑去。
  
  队伍走得并不快,马车也走得很慢,只要奔跑几步就能追上前方的马车,冯劫追上了丞相李斯的马车,说明了来意之后,被车夫拉着上了车辕,走入马车内。
  
  李斯的马车宽敞许多,这位丞相就闭着眼盘腿坐在马车内。
  
  行驶时,马车还在摇晃,马车的帘子晃动时,外面的阳光照入车内也变得忽明忽暗。
  
  冯劫端正坐好,询问道:“丞相,公子与我说了一些话。”
  
  李斯没有睁开眼,而是稍稍颔首。
  
  冯劫将公子说过的话语与丞相说了一番,李斯对此没有表态。
  
  直到离开丞相马车时,冯劫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车队走了一天,这才到了商颜山的地界,嬴政与李斯在王贲以及一众甲士的护卫下,来到了敬业渠边。
  
  今天停下来的第一站就是敬业县,早在两月前张苍就让人在渭南建设了粮仓,六万大军到了这里,便有足够的粮草吃,尤其是喂马匹,夏收之后的关中,有吃不完的草料。
  
  这六万大军中,真正的禁军有三万,原本计划是日行七十里,但现如今才走了五十多里路。
  
  走得比预想的慢一些,但路线也很简单,大致就是沿着渭河一路朝着洛阳而去。
  
  夜晚的风吹来时,让人感觉不冷不热的,扶苏坐在篝火边烤着鱼,就见程邈匆匆来报,他行礼道:“公子,丞相说敬业县的人口不够。”
  
  按照秦制,设置一个县还是有门槛的,城邑人口需要达到六百户,年赋粟超过万石,大概就是后世的三十万斤。
  
  不过秦设县还有一个地理条件,需要建立在要道上,控制一条要道通行。
  
  郡县制也制定了什么地方能够设县,什么地方不能设县。
  
  这些县也像是一个个钉子,在每个重要的要道上钉一个钉子。
  
  当然,也有一个例外,有关咸阳桥。
  
  咸阳桥改变了陇西方向进入咸阳城的方向,因此这座桥改变了人们的路线,让咸阳桥西侧的道路成为了进入咸阳的主要道路。
  
  再之后,张苍将扶风,武功,兴平三县搬到咸阳桥西侧时,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阻碍,主路变了,县的位置也要变。
  
  这就是秦制所设郡县的基本逻辑之一。
  
  既是为了方便兵马通行与兵马征调,也是为了在战争中,不拿下县就拿不下要道,命各县守着各处要道。
  
  说回眼前,敬业县起初并不是县,它不过是商颜山下的一座小村子。
  
  因此,起初这里是不设县的。
  
  可敬业渠有了成果之后,事情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敬业县处于敬业渠的入水口,此地掌握着一条河渠的上游,那就必定要设置一个县,也才有了敬业县。
  
  至今为止,敬业县的人口依旧未满六百户,其主要原因还是以前敬业是自己的三百家仆,至今这里的情况一直没有变过。
  
  程邈道:“丞相只是提了一句,公子不用在意。”
  
  扶苏又道:“转告丞相,往后我会给这里的家仆恢复户籍的。”
  
  程邈领命离开。
  
  而后扶苏与妻子继续坐在篝火边。
  
  包子的吃法有很多,扶苏将包子放在火边炙烤,当表皮有些泛黄之后,就可以一片片撕着吃。
  
  翌日,天刚亮的时候,公子高与公主阴嫚,以及其余的兄弟姐妹,他们齐齐行礼告别了远行的父皇与皇兄。
  
  队伍再一次启程,扶苏坐在车驾上看着卷宗,皇帝出行有属车共八十一乘,还有运粮车千辆。
  
  按照扶苏原本的规划,本来也不用运粮车,张苍布置了两月有余,粮草早已不是问题了。
  
  余下几天,这支庞大的队伍一路过了华阴县,而到潼关县时,始皇帝还看了如今的潼关城。
  
  潼关城内的建设基本上结束了,如今潼关有民八百一十五户,此地经建设之后开始发挥着它的地理战略价值。
  
  辛胜与李斯的关系很不一般,传闻当初辛胜与李斯是一起入秦的。
  
  老人家身上总是有很多故事,譬如说当初有关辛胜的燕赵遗恨,还有当年的燕赵战争。
  
  以前的种种事迹,都让这位老人家更添沧桑,现在始皇帝终于让这位老人家养老了,免去了军职但保留了禄米,依旧可以享受禄米,是终生的。
  
  始皇帝命丞相李斯在潼关城下与敬业渠的终点刻石留碑。
  
  在此地休整了三天之后,队伍这才离开潼关,走出了函谷关,走到了崤函道上。
  
  队伍走在崤函道上,王贲回头看向在后方的公子扶苏,公子就策马守在棠儿马车边,似乎出了函谷关之后的公子的举动就很谨慎。
  
  公子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的目光,王贲领会了公子的意思,问向身边的裨将,道:“此地距离三川郡还有多远?”
  
  “回将军,二十五里地。”
  
  王贲正色下令道:“查探三川郡各县,是否有铁匠,是否有兵马藏匿。”
  
  “末将领命。”
  
  一队骑兵得到了命令,离开了缓慢行进的队伍,一路朝着三川郡而去,在崤函古道上,距离三川郡较近,有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
  
  扶苏想着,是不是可以在博浪沙见到张良。
  
  三川郡以前不叫三川郡,那是始皇帝之后给这里取的名字,原来的三川郡其实是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