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八千卷书 (第1/2页)
登泰山之后的半月内,秦军拆了一座又一座的神祠,即便是成百上千人的齐鲁学子请求丞相,之后……请求无果,那些话语就开始带着威胁与怒骂。
李斯依旧不为所动,这可能是他与始皇帝早就想做的事情。
譬如,让齐地的耕种劳作以秦法为主,严谨的秦法会教导人们如何耕种,而不是让神祠所谓的话语人来主持耕种,或者还有各个方面的生活作息方式。
法家是冷酷的,这是扶苏从李斯身上学到的另外一个的道理。
当泰山再一次飘下了秋雨,有年迈的齐鲁老人来保护他们的神祠,但秦军无情地推开了他们,将这些人推倒在泥地中,其中包括缉拿,驱赶,与追打。
扶苏知道,在书同文,车同轨的一统理想下,那些陈旧的利益团体就是要除去的。
扶苏拿起一卷书有关齐地神祠的书,将其丢入火中,任由它焚烧着。
这本是历史上就发生的事,为了大一统,秦要重塑这个天下,也是一统礼教。
始皇帝与李斯从未忘记过他们的理想,这就像是破除旧禁锢,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过程。
而一统天下的始皇帝,选择了一种冷酷且高效的方式,直接拆了他们的神祠,烧了他们的神祠。
当封禅结束之后的始皇帝要离开泰山,齐地各处的名仕皆悲痛之极,因公子扶苏又带了八千卷书,这八千卷书与先前所借的书一起被拉走了。
如果公子扶苏再多留几天,恐怕整个齐地的书都要被搜刮干净了。
那个叫李由的秦军将领,不愧是丞相的儿子,此人对齐鲁博士们根本不留余地,能找到能带走的书,都被李由收缴了。
齐地的博士们对李由记恨,有人曾说始皇帝收天下之兵,恐怕公子扶苏要收天下之书。
今天,车队缓缓前行,扶苏坐在父皇的车驾中,与父皇共同处理着国事,看着一卷卷的文书。
扶苏知道,始皇帝的理想是正确且美好的,正是因为太美好了。
可是如今的人们,又有几人明白始皇帝的理想。
扶苏的目光看向正在批复文书的父皇,那张脸古井无波,眼神如炬。
始皇帝也肯定也想到了齐地会作何反应,甚至想到了会无人理解。
可即便如此,始皇帝还是要这么做。
一统南方,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这些事,可能始皇帝觉得,这些事他不做,就不会有人做了。
与当初西巡时一样,现在是在东巡的路上,始皇帝也不会停下工作。
等眼前的文书都处置完,扶苏才出了车驾,站在车辕上。
车队距离泰山越来越远了,一眼望去在驰道的两侧跪伏着一个个的乡民,他们的眼神与面容中都是对始皇帝的敬畏,可畏,或者是畏惧。
扶苏回到了自己的车驾上,廷尉冯劫留在了齐地,他需要继续处置薛郡以及齐鲁的各种旧事。
儿子又睡醒了,扶苏将他抱起来,这孩子一睁眼就开始傻笑。
看得王棠儿也跟着笑了。
扶苏道:“今天帮父皇处置文书,又看到了有关禁私学的文书。”
“禁私学不好吗?”
听到妻子的话语,扶苏道:“禁私学当然是好的,不过我希望它可以更好一些。”
王棠儿疑惑道:“还能如何好?”
“我将老师的文书都批复了回去,想必老师看过之后一定会有启发,至于有多好……”
扶苏抱着自己的孩子,低声道:“这孩子以后会知道,那将会是大秦的百年大计。”
听到公子的话,田安坐在车辕上,赶着马儿笑着不语,百年大计呀,那应该需要三代人才能完成吧。
始皇帝的东巡并没有因去一趟泰山就原路返回,而是继续东行,一路前往琅琊郡。
这天,明明还未入冬,依旧是深秋时节,泰山以东的齐郡下起了大雪。
齐郡有之罘岛与琅琊台闻名中原。
整个齐郡的范围就像是一艘船的船头,有着要冲出大海的气势,此地毗邻东海,鱼盐丰富。
徐福这些天一直住在齐郡,今天他收到了一卷书信。
书信是韩终托一队商旅送来的,信中的内容所言是韩终现在已去了楚地,当初韩终他们就有过约定,如果始皇帝不收韩终为博士,楚地的项氏会收留他们。
而如今韩终去了楚地,还说他在楚地得到了很好的照拂,只是项氏如今依旧隐匿,不好告知地点,如今的项氏都是当年项燕大将军的后人。
这卷书信是用楚文字书写的,秦虽要求中原各地书同文,并且施行多年。
但在偏远的各地,还有很少一部分人,依旧用着当年的各国文字。
徐福能够通读用楚文字编写的文章,内心里却很不喜韩终的为人。
项氏是什么人,他徐福不清楚吗?
当年项燕战死之后,项氏族人逃亡,这些人可都是要反秦的。
徐福觉得失去了一个朋友,他决定将这卷书信交给公子扶苏。
他徐福现在也只想探究他自己的学识,不想参与韩终的事,或者其他的反秦势力。
因自己也是齐鲁博士的一员,所以在以前……他也能听到一些闲言碎语,齐鲁博士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立场。
徐福望着窗外的东海,大雪飘洒而下,顺风入海。
“先生,始皇帝的车驾到齐郡外了。”
徐福颔首,他转身看向身后,身后有一排书架,书架上的书籍都是与航海有关的。
“先生。”又有学童脚步匆匆来报,他行礼道:“先生,齐郡的郡守送来消息,始皇帝驾至琅琊台。”
琅琊台依海而建,当初越王勾践建设了琅琊台,后来在琅琊台与秦,晋,齐,楚歃血为盟,共同辅佐周王室。
可惜的是,现在的周王室不在了,始皇帝也完成了封禅。
又有学童送来消息,禀报道:“公子扶苏请先生,于明日观海。”
徐福再一次颔首,重新坐了下来,目光看着韩终送来的书信,他实在是想明白,为何韩终会与楚地的项氏有联系,那么现在的齐鲁博士又有多少人与反秦势力有关。
徐福心中隐约有些后怕,他觉得若自己与韩终走得再更近一些,自己是不是也会成为其中一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