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美丽的贝壳 (第1/2页)
坐在屋内还能听到雪花打在窗外的声音,齐地的冷流雪是一种特有的天气,这种大雪来得很快,雪量巨大。
写完一卷,再去看怀中的孩子,他又睡着了。
扶苏便将孩子放回摇篮中,而自己则拿起另一卷,继续书写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风雪依旧,眼前那油灯的灯油也快烧完了,灯光越来越微弱。
又看了会儿儿子,见他依旧睡得安稳,扶苏这才睡下。
翌日,扶苏早早睡醒,将昨晚所写的竹简收拢起来,挂好了标签。
王棠儿下了榻,给公子披上外衣。
扶苏穿好外衣,推开了门,殿前是厚厚的一层积雪。
雪很深,一脚踩下去已埋下半个小腿。
田安与诸多内侍正早早的开始清扫积雪了,扶苏记得田安说过燕地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飘雪。
扶苏道:“今年的关中,是不是也有这么大的雪。”
田安道:“公子,关中的雪都是一阵阵的。”
他老人家呼出一口热气,又道:“关中的冬夏两季最久,等回去了那关中说不定还在下大雪。”
说着话,田安让人端来了早食。
扶苏接过一碗粥与一张饼,一边与妻子说着,又问道:“给父皇送去了吗?”
“一早就送去了。”
扶苏吃着早食点头,又道:“案上有六卷竹简,你先送去给张苍。”
田安将竹简都装入袋中,便捧着离开了。
琅琊台下,这里是一片看守森严的军营。
李由在冷风中缩着脖子脚步匆匆地从营地门口路过,见到了捧着一个布袋子来的田安。
一看到田安,就知道是公子有吩咐。
李由停下脚步转身迎了上来,“田常侍。”
田安平日里很和气,又道:“李士尉辛劳了。”
李由行礼道:“职责所在,在军中当值一天,就要担一天的职责。”
田安听得出言外之意,李由一心想要脱离他的父亲,丞相李斯的掌控。
其实,当初公子扶苏就想着让李由去陇西的,有时预想比不上变化。
谁让丞相先给了安排,后来李由护送始皇帝西巡,公子也只能暂时搁置了这件事。
不过搁置也不是坏事,公子当时又觉得太冒进,才有了先让都水长前往陇西的安排。
公子觉得凡事都应该是变化着来的,有时候变化一下,比按部就班反而更好。
此刻,军营中正热闹,昨夜下了一夜的大雪,正值早晨,军中各处升腾着热气,正在造饭。
李由道:“张苍这人十分了得,他总能找到粮草,大军东巡以来还没人饿过肚子。”
田安颔首,笑道:“他的本领确实了得。”
沿途的粮草都是张苍安排的,他也总能从各县拉出合适的粮草,在不影响各县的同时早早就准备好了粮食。
现在大军还在琅琊县,说不定张苍就在为始皇帝回咸阳的粮食做准备了。
张苍的粮食从来不会只囤积在一地,早在始皇帝封禅之前,张苍就准备好了今年冬天结束前,六万大军所需的粮草。
也就是说在来年开春之前,军中都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
粮草都是沿途的各郡县提前调度的。
在李由的带路下,田安来到张苍的屋内。
屋内,点着几盏油灯,张苍正坐在这里,正在看着地图,地图上用一条条的线串联郡县,这些串联的线就是张苍运粮的粮道,也正是他运粮的诀窍。
田安将一袋子的竹简放下,道:“这是公子昨夜所写的。”
张苍的目光还看着手中的竹简,缓缓回道:“还请回禀公子,琅琊县的田亩与各亭乡的筹备明日就能写好。”
田安行了一礼,走出了这间屋子。
外面的寒风一吹,冻得李由又是一缩脖子,他道:“总觉得这里的寒冬比关中更冷。”
田安看着屋檐还挂着冰棱子,搓着手又被冻得打了打摆子,道:“这里的风真大。”
闻言,李由也发现了问题所在,此地的寒风确实比关中大。
关中的秦人有窝冬的习俗,在冬天是不会随意出来的,可对琅琊县的人来说,冬季并不一定都要窝在家里窝冬。
土生土长的齐民徐福,他与这里的琅琊县民知道,其实冬季也是渔获丰富的季节,甚至还可以在海滩捡到很肥美的贝类。
徐福自小在海边长大,他十分清楚海洋的习性。
现在,他在海滩边走了一圈,就捡了半桶海鲜,提着木桶就回到了稂的住处。
稂与这些越民住在一起,老族长的旧病又犯了,稂先是给老族长治疗,而后稂还要给这里的其余人看病,这场寒冬冻坏了不少人。
待稂忙完之后,徐福已就将饭食烹煮好了。
花蛤都煮开了口,螃蟹也开了壳,其内是满满当当的蟹肉,海蛎子炖好的汤以及陶罐中煮好的稻米饭。
这里的越民吃稻米较多,这是以前吴国的风俗,与如今的琅琊县民还是有些区别的。
稂低着头走入自己的屋子,见到徐福在这里倒也不觉得意外,而且对方还做好了丰盛的吃食。
徐福见到稂将一个陶壶架在了火上,正在煮着水。
他解释道:“这是我自小在关中养成的习惯,我们只喝煮过的水。”
徐福道:“没煮过的水也能喝。”
“当然能喝,不过我们自小受公子扶苏教导,养成了习惯,我甚至对喝生水产生了抗拒,如果你以后遇到了同样不喝生水的人,那多是与我一样的人,我们是从敬业县出来支教的学子。”
说着话,稂也不客气,吃起了徐福所烹的海鲜。
徐福问道:“你懂医术?”
稂道:“懂一些,以前公子扶苏在县里留了一些书,我小时候经常看公子的书。”
“公子扶苏的书?”
“嗯。”稂有些骄傲地笑道:“对我们来说,看公子的书,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们虽是叔孙通的弟子,但我们也常看公子的书,那些书都是公子所写的,老师说过应该是公子小时候看诸子百家的书籍,公子看这些书时都会写一些笔记与见解,老师说我们看多了这些书,往后也会成为公子那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