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务实是一种风气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务实是一种风气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务实是一种风气 (第2/2页)

司马欣早早就站在了渭河的桥边,目送着这支队伍远去。
  
  看不到大军的影子后,司马欣才回到了他的住处。
  
  司马欣住处就在县府内,县府后院有一间小屋,司马欣的夫人与孩子也住在这里。
  
  只要站在县府外,其实仔细听,还能听到司马欣的夫人责骂孩子的话语声。
  
  这位司马欣的夫人一直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因此她不论是对司马欣,还是对孩子都近乎有些刻薄。
  
  坐在县府内的司马欣还在看着文书,有县吏来报,道:“县令,陈平来了。”
  
  司马欣是有些瞧不上陈平其人的。
  
  尤其是司马欣这样秦人古都出身的土生土长的老秦人官吏,他的心气其实是很高的。
  
  能让司马欣真正服气且欣赏的人其实并不多。
  
  司马欣的目光依旧看着文书,又道:“我不见客。”
  
  “是。”
  
  县吏又将门外求见的陈平赶走了。
  
  看着陈平悻悻地离开,县吏也是无奈一笑,这并不是陈平第一次来。
  
  县吏脚步匆匆又来回禀,道:“陈平走了。”
  
  司马欣依旧看着文书,点了点头,又道:“秦人不好交游之风,陈平其人与齐鲁人士有来往,好交游,喜结交各路名士与官吏。”
  
  县官弯着腰点着头。
  
  司马欣见眼前这个县吏有些不明白,还不懂言外之意。
  
  他一手提着笔,目光看向眼前的这个县吏。
  
  对方注意到眼神,也是一个激灵。
  
  司马欣看着他道:“以后不要与陈平这样的人走动。”
  
  老秦人都是务实的,司马欣也是一个务实的人,他更喜欢自己的手下也是务实的。
  
  所以,司马欣尤其看不上陈平这种不做实事,整日就喜各处交游,只会说大话的人,且好吃喝之辈。
  
  司马欣又问道:“这个人是什么来历?”
  
  见县令提着笔忽然发问,这县吏忙回道:“是武阳县人,来关中说是当个夫子,现在就在潼关教书。”
  
  骨瘦如柴的司马欣,又眼窝深陷,有时不注意忽然一看,还挺吓人的。
  
  “去忙吧。”
  
  “是。”县吏应声,快步离开了。
  
  手中的笔还未落下,司马欣想着还有些忧虑,公子喜看书,只要世人知道公子喜好,就算是有盗贼也会将藏书偷盗而来,交给公子扶苏。
  
  敬业县,渭南郡的郡守章邯一如既往,总是亲自去田地里察看粮食的情况。
  
  就差亲自住在田地里了,叔孙通站在他边上,又道:“公子回来了,关中的人心也稳定了。”
  
  注意到章邯的目光,叔孙通又道:“皇帝也回来了,人心也就回来了。”
  
  章邯弯下身,看着眼前的稻子仔细观察着,一边低声道:“今年,匈奴人几次进犯上郡。”
  
  “都被蒙恬大将军打退了。”
  
  叔孙通回应了一句。
  
  “有这一次就会有下一次,攻打上郡的匈奴人会越来越多,战事快来了,不是今年冬天就是明年秋后。”
  
  叔孙通道:“你不是将军。”
  
  章邯神色依旧严肃,道:“我要看好粮食,战事越紧张粮食越重要,粮食坏了,战事也就坏了。”
  
  叔孙通叹息道:“我看章郡守是想要去上郡了。”
  
  “老师。”公子高快步跑来,“我是不是应该去看父皇?”
  
  “上将军刚过世,章台宫依旧没有廷议?”
  
  公子高摇头。
  
  叔孙通想了片刻,又道:“等恢复廷议之后再去见,包括公子扶苏。”
  
  公子高又道:“为何?”
  
  “不合适。”
  
  叔孙通只是简短回了一句。
  
  公子高带着弟弟将闾回去了。
  
  将闾问道:“兄,我们为何不能去见父皇。”
  
  公子高回头看向走远的老师,“老师说了不合适。”
  
  将闾还比公子高矮了一头,他挠着头问道:“为何要问老师呢?”
  
  公子高拍了拍这个不太聪明的弟弟的后脑勺,耐心道:“上将军刚过世才几天,我们要是这个时候去见父皇,反而触怒了父皇或失礼,父皇会责怪。”
  
  将闾又道:“可是……”
  
  “对我们来说只是责怪,若牵连到老师,就是老师没教好我们,老师就……”
  
  公子高正要说一个十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蒙武上将军过世,父皇正在悲痛中。
  
  但看弟弟还一脸无知的模样,公子高道:“罢了,回去吧。”
  
  高泉宫内,扶苏坐在鱼池边看着鱼。
  
  公子高与将闾以及其他的弟弟妹妹都没有来宫里。
  
  但叔孙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父皇还未从上将军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这个时候他们人虽然可以不来,但书信可以先送到。
  
  弟弟妹妹的书信还都挺平常的,都是一些寻常事,以及他们近一年发生的事。
  
  叔孙通在他的书信中还是有抱怨的,他依旧是一年十五斗粮食的要求收学子。
  
  现在他有些懊恼,即便是一年收十五斗粮食也是亏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值最能吃的年纪,他们的肚子好像永远填不满,这些孩子只是在这里每天吃一顿。
  
  可耐不住这些孩子吃得多,十五斗粮食,真不够这些孩子吃一年的。
  
  叔孙通觉得他要再加五斗粮食,以后每年收二十斗。
  
  二十斗粮食不是小数目,但扶苏觉得他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收取粮食,譬如说劳动。
  
  至于是什么劳动,这个问题大可以交给叔孙通。
  
  田安让人拉着一车车的竹简来,道:“公子都收拾好了。”
  
  “都水长送来的文书都在这里了?”
  
  “这是,这一年间从陇西送来的文书。”
  
  又有内侍前来禀报,道:“公子,皇帝召见。”
  
  少府令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与父皇东巡一年,现在回来了,堆在丞相府门前的竹简都快成山了。
  
  那些文书并不都是少府的,还有其余九卿的。
  
  但落在少府的事也不少,上将军离开人世了,尽管悲痛,但国事不能耽误。
  
  这些天,张苍与程邈恐怕都快忙疯了。
  
  走在前往章台宫的路上,扶苏多问了几句,原来是要与父皇一起再祭拜上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