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1/2页)
“如何?”曹操狐疑地看着刘晔,似乎对他的话有些将信将疑。
刘晔见状,赶忙起身,面带微笑,态度谦恭地说道:“不想丞相已有退兵之念。”
曹操听闻此言,心中略感诧异,他重新审视着刘晔,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解读出更多的信息。
沉默片刻后,曹操缓缓站起身来,背着手在营帐内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是否应该退兵。
刘晔见状,继续说道:“丞相不妨思量,我以七万兵马,抵挡袁绍七十万大军,在官渡相持月余。”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丞相虽未取胜,却也不曾被袁绍大军所撼动。”
刘晔的话让曹操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回忆起与袁绍对峙的这段时间里,双方的兵力对比和战斗情况。
刘晔见曹操似乎在认真思考,便趁热打铁地说:“这岂不是说明袁绍之势,不过如此吗?”
曹操停下脚步,凝视着刘晔,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匆匆走进营帐,向曹操禀告道:“丞相,许都荀彧书信已到。”
曹操闻言,立刻精神一振,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信使面前,接过书信,迅速拆开。
只见信中写道:“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被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您以最弱小的力量去对抗最强大的敌人,如果不能制服对方,必然会被对方所乘,这是天下的关键所在。
{绍军虽重,而不能用。}袁绍的军队虽然众多,但他却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力量。
{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凭借您的英勇神武和明智聪慧,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不会不成功。
{今我军虽少,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如今我们的军队虽然人数较少,但是可以划定地域进行防守,扼住敌人的咽喉,使其无法前进。
{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当情况变得明显,敌人的气势衰竭时,必然会有变化发生,这是使用奇谋的时机,绝对不能错过。
看过信后,曹操自言自语道:“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他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话,似乎在思考其中的深意。
“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曹操继续喃喃自语,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有理,此机断不可失!”曹操最终下定了决心,他紧紧握着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徐晃见状,赶忙问道:“丞相,荀彧先生信中有何高见?”
曹操看向众将,目光坚定地说道:“死守官渡,扼其喉而使不能进!”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只要我们能够咬牙坚持,绝对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那么就一定能够像荀彧先生所说的那样——‘必将有变’!”曹操目光坚定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