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及笄之礼 (第2/2页)
回宫后,崔安安忧伤地对阿京说起今日之事。
如今在这宫城之中,也就只有阿京愿陪她诉说心事。
“阿闵好胜心强,他定是觉得自己尚未取得功绩,所以才会故意躲着”,阿京安慰。
崔安安无奈又心疼:“阿闵怎这么傻,就算他一生寂寂无名,那也是我弟弟啊”。
“安莫要担忧,阿闵他如今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只要默默支持他便是”,阿京笑着安慰。
336年,燕国慕容皝讨伐慕容仁,慕容仁兵败被赐死。
赵国境内,石虎登基后荒淫奢靡,大肆修建宫室。
石虎命人造太武殿及东西二宫,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长六十五步,宽七十五步,由有纹石垒砌,殿基下设地室,置卫士五百人,美女万余,随从游猎,车驾侍奉。
337年,燕国慕容皝称燕王,立世子慕容俊为太子。
同年,石虎自称大赵天王,册立王后郑氏为天王皇后,立石邃为天王皇太子,大赦天下。
一日闲来无事,崔安安坐于屋内看书。
彭城公遵悄悄走来。
“阿遵你怎来了”?崔安安欣喜道。
“方才陪母后去邺宫寺上完香”,阿遵笑着说道。
自崔安安入宫后,与阿遵便鲜少见面,也就是阿遵来向郑王后请安之时,他们会聊上几句。
当然,那时崔安安问的最多的也就是阿闵近日可安好。
每每那时,阿遵也会不厌其烦地告知阿闵近况。
阿遵笑着从怀中掏出一精致木盒,盒中是一精美发簪。
“安安莫忘了今日可有喜事”。
崔安安诧异地望着阿遵。
“安安,你的及笄之日莫不是连自己也忘了”。
是啊,今日是她的及笄之日,她怎也忘了。
在这偌大的赵宫中也就只有阿遵能记得此等无足轻重的小事吧。
阿遵走到她身后,温柔地为她簪起了发。
“今日阿遵为我及笄,来日可否伴我白首”?崔安安玩笑问道。
崔安安心中自然知晓阿遵是羯人,而她是汉人,在羯人主宰的赵国,汉人与羯人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阿遵轻轻抚摸崔安安的脑袋:“愿得一心,白首不离”。
二人相视会心一笑。
门外的阿京看着这一幕,慌乱地将攥着发簪的手躲进袖中,悄悄离去,不让旁人发现。
崔安安的及笄之日又何止是彭城公一人记得。
阿遵请求郑王后将崔安安赐婚于他。
郑王后毫不犹豫地拒绝。
他们是羯人,自认高汉人一等,对于阿遵的婚姻,比起崔安安这个无权无势的后宫侍女,郑王后当然有更好的选择。
崔安安自然猜到是这样的结果,何况她对阿遵,应是感激之情胜于爱慕之意。
崔安安等在邺宫门口,匆忙拦住准备离宫的阿遵。
“阿遵,你莫要再为了我惹王后不悦,你能真心相待,我已很感激,不敢再奢求其他”。
“安安……”。
阿遵欲言又止,而后强颜欢笑地摸了摸崔安安的脑袋,默然离去。
望着他落寞的背影,那一刻,崔安安忽然有些心疼。
她想上前拥抱安慰他,可她只是一卑微侍女,他是高高在上的彭城公。
身份的悬殊,终是让她畏惧退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