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和亲 (第1/2页)
343年,北朝赵国与蜀地汉国两地交往频繁,为求两国和平共处,汉王派遣使者前往赵国求娶公主。
十公主璞玉听闻此事,她心中惴惴不安。
自晋国一事之后,各王妃纷纷将已成年的公主定下亲事,而璞玉的母亲早逝,后宫自然无人帮她张罗,婚事便就耽误下来。
“十公主,你怎来了”?
苻健坐在书房看书,见到璞玉突然来访,甚为欣喜。
璞玉流着泪哽咽道:“建业哥哥,汉国遣使和亲,他们会在我与公主安之间择一,公主安身边有彭城公、修成侯,他们都会为她说话,父王对她也很是欣赏,而我什么都没有;父王已有心将我送去和亲,可和亲之前我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建业哥哥,你喜欢我吗”?
璞玉走上前紧紧搂住苻健,哭地不能自已。
苻健心中慌乱,看到十公主楚楚可怜之相,亦是十分心疼,遂紧紧地将她搂在怀中。
他喜欢十公主,从第一眼见到时就喜欢上了,那时候的十公主有大哥石邃宠着,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她,直到那日石邃被诛,他看到曾经高高在上的十公主竟被无名小卒拖在地上,那一刻,他的心被狠狠地揪痛了,他暗自发誓,若有机会,定要保护这个可怜无助的女孩。
璞玉轻轻解开苻健的衣物。
面对璞玉的柔情蜜意,苻健欲罢不能,二人缠绵。
璞玉不舍地搂着苻健。
“建业哥哥,我若去和亲,以后你会想我吗”?
苻健温柔地亲吻着怀中的女子。
“璞玉,你既已是我的女人,我自会护着你,我会求大王将你赐婚于我”。
璞玉娇羞地点点头。
苻洪得知三子苻健与十公主已有夫妻之实,无奈只能带着二人跪求赵王石虎赐婚。
“苻健已有妻室,十公主又怎能屈尊妾室”?赵王石虎为难道。
璞玉却不在乎道:“父王,我与苻健两情相悦,只要能与苻健相守,我不在乎妻妾名分,愿遵守先来后到之礼”。
石虎亦想以此拉拢苻家,遂点头答应。
“大王,如今十公主婚事已然定下,眼下也就只有送公主安去和亲了”,郑王妃说道。
石虎思来想去:“看来也就只有公主安可担此重任了,那便传召,送公主安入汉和亲”。
当和亲的圣旨送来,崔安安愣住了,眼泪不自主地掉落,可她哪有拒绝的权利,违抗圣命便是死罪,她只能含泪默默接下这道圣旨。
“将军,赵王已下旨派公主安去汉国和亲了”,军营内,副将张温来报。
阿闵立刻扔掉手中一切军务,心急如焚地赶往邺宫,他再不能让阿姐一人孤身犯险了。
从前他身陷狼窝、命悬一线,是阿姐不顾性命将他救出。
阿姐入晋受尽苦难,他无法将她及时救回。
如今阿姐又要入汉和亲,他再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阿姐只身离去。
邺宫中,崔安安独自坐在窗前,神情忧伤。
见此情景,阿闵甚是心痛,他气愤道:“我去求大王收回圣旨”!
崔安安赶忙拦住阿闵,她知道阿闵此刻前去定是会惹恼赵王,她不想阿闵因为她而遭受责罚。
她故作轻松道:“阿闵,国师曾言我是天生凤命,此番前去和亲便是天命所趋,将来我若富贵,定不会忘记赵国还有一个阿姐最疼爱的弟弟”。
阿闵紧紧地将他的阿姐搂在怀中:“阿姐去哪,阿闵便去哪儿”!
崔安安抚着阿闵宽阔的背脊,苦笑道:“傻阿闵,阿姐又不是去游山玩水,怎能随意带上阿闵”。
阿闵却坚定地说道:“我自有办法”。
望着阿闵离去的背影,崔安安心中更是不舍,可她又能奈何,生在乱世,她身不由己。
璞玉在宫中与阿闵不期而遇。
她冷笑道:“赵公主安就要和亲了,石闵将军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她了”。
阿闵冷冷回应:“我与阿姐之事,无需十公主操心,十公主为了不去和亲,甘愿委身苻健为妾,倒让人震惊”。
“我与苻健相爱相守,这就足够了,我以前怎么那么傻,总以为离了你石闵大将军我便不会幸福,如今想来还得多谢将军的不爱,比起你对姐姐的爱而不得,我现在要幸福的多”,璞玉冷笑着回应道。
“十公主若觉得幸福便好”,阿闵依旧冷冷回应。
在他心中,旁人的幸福与他无关,他只关心阿姐一人。
琨华殿外,彭城公跪在地上,一遍遍地磕着头乞求赵王石虎收回圣命。
即便大雨倾盆湿透了他的衣袍,即便他的额上已渗出鲜血,他不在乎。
今日他就是要为自己深爱的女子勇敢一回,哪怕他知道这个可能微乎其微。
可一旦和亲,他与深爱的女子便再无相聚可能。
郑王妃匆匆赶来,她怒斥:“遵儿你怎如此没有出息,为了小小女子如此作践自己”!
彭城公忧伤愤慨道:“儿此前就是太过懦弱,不敢将自己所思所想说出,今日儿便是要勇敢一回,要为深爱的女子争取一回”!
这一次彭城公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或许他是真的深深爱上了那个曾甘愿为他牺牲的女子。
“彭城公抗旨何意?公主安天生凤命,怎能屈尊为你彭城公侧室,还是你彭城公将来要夺嫡篡位”?
赵王石虎在众人的簇拥下从琨华殿缓缓走出。
“夺嫡篡位,不不,大王,遵儿他定无此心,他也不敢有此心”,郑王妃惊慌失措地解释道。
彭城公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遵儿,你今日如此莽撞,惊扰了大王,还不快快认错”,郑王妃一脸心疼地看着彭城公。
“父王,母妃,当年公主安舍命护我从晋国出逃,此番情义,儿早已将她视为一生挚爱”,彭城公悲伤道。
石虎无奈道:“彭城公纵然有情有义,天命也不可违”!
“大王,那便让遵儿在这雨中跪上几个时辰,过后他自然就会想通了”。
郑王妃见赵王石虎已面露愠色,慌忙扶着石虎返回寝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