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储君之争(3) (第2/2页)
“安安”,阿遵轻轻唤道。
崔安安抬头,见阿遵前来,甚是欣喜。
她拉着阿遵坐下,为他沏茶。
“安安,你怎如此糊涂,太子宣与秦公韬现已势同水火,你与太子走的太近,只会得罪秦公,将来若是秦公得势,他如何能放的过你”,阿遵忧心忡忡地对崔安安说道。
“阿遵,我…如今太子宣与秦公韬之争已不可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想让阿遵做那个渔翁”,崔安安低头嗫嚅道。
阿遵温柔地抚着崔安安的脑袋,眼神中满是担忧:“安安,你听话,莫要再插手太子宣与秦公韬的斗争,你只是一个小女子,权利斗争的黑暗不是你所能掌控的”。
“阿遵,我答应你,不再插手便是,你莫要担心了”,崔安安故作轻松道。
阿遵总算露出笑容:“安安在抄写佛经,不如阿遵陪着安安一起,为大赵祈福”。
崔安安甚是开心,她就这样默默地坐在阿遵身旁,相对无言,心中却甚觉温暖。
在这样普通平静的午后,崔安安趴在阿遵身旁,竟不知不觉入了梦,梦中又回到幼时,阿遵带着她与阿闵在无尽地草原上策马飞驰,好不快乐。
风吹乱了崔安安柔软的发丝,阿遵轻轻为她抚平。
阿遵满眼宠溺地望着身旁酣然入睡的姑娘,心中倍感温馨,终有一日,他定要将心爱的姑娘娶进门,一生一世陪着她。
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纵然心中不舍,阿遵却不得不悄悄离去。
夕阳落下,崔安安才慵懒地睁开双眼,望着案台上阿遵留下的字迹“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崔安安心中满是喜悦。
北朝维持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
赵王石虎再次命各州共聚集一百多万军队,阵列于邺城宣武观前,备以伐晋。
石闵也被从北关调遣回邺。
太武大殿,石虎大宴群臣。
见百多只白雁停栖于马道之南,石虎乘兴命禁卫射雁,竟无一人射中。
散骑常侍赵揽谏言:“白雁停栖庭院,乃宫室空寂无人之兆,不宜南进”。
石虎遂驾临宣武观,举行盛大阅兵,而后放弃南侵伐晋。
阿闵不用出征,崔安安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许久未见阿闵,倒真是有些想他。
阿闵好似与崔安安有心灵感应一般,刚还在念叨,他便出现在了崔安安面前。
崔安安心中一阵惊喜。
“阿闵最近可好”?
“阿姐最近可好”?
崔安安与阿闵几乎异口同声问道,继而相视一笑。
“公主,郑王妃身子不适,请您前去侍候”,王妃身边侍婢来报。
崔安安只能无奈地看看阿闵。
“阿姐既是要去忙,那阿闵改日再来探望阿姐”,阿闵亦无奈地说道。
“阿闵,你等一下”,崔安安忙转身进屋取出为阿闵亲手缝制的衣裳。
阿闵捧着衣裳放在面前闻了闻,一脸幸福道:“就喜欢穿阿姐亲手缝制的衣物,还留有阿姐的香味;北关之时,也就只有穿着阿姐制的衣物,才能感觉阿姐一直陪在我身旁”。
崔安安一脸宠溺地笑道:“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