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夜半时分 (第1/2页)
由于事先没有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当格里戈罗维奇终于找到涅克拉索夫和米哈伊尔的时候,时间其实已经不早了。
见此情形,涅克拉索夫本来是准备先放着,等到其它更加空闲的时间再慢慢看,但是不知为何,米哈伊尔似乎对这位新人的稿子很是看重,竟然连帕纳耶夫家的晚饭都不吃了,而是拉着他专门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看一看这篇中篇小说。
奇怪,这根本就不像是米哈伊尔..........
尽管有些怀疑可能是有什么魔鬼上了米哈伊尔的身,但难得见米哈伊尔这么热心,涅克拉索夫终究还是认真了许多,准备好好看看这篇中篇小说。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涅克拉索夫并不能说写出了很优秀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很精确的文学眼光,这也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出版商的重要因素。
不过稿子只有一份,要看的话只能是由一个人先看第一页,然后一页一页地传给后面的人。
先看的人自然就是米哈伊尔,对此涅克拉索夫并不着急,认识这么久了,他现在一点也不怀疑米哈伊尔的阅读速度以及惊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涅克拉索夫非常清楚,尽管米哈伊尔整天看似除了吃饭以外就无所事事,但实际上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各种东西,有时是语言,有时是某种时髦的思想,有时是宗教,有时又是对社会的调研和观察,并且每一样都做的相当不错。
这就很难得了,毕竟像是别林斯基,尽管在文学评论这一块有着很多评论家都未曾拥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但他在法语这一块确实没什么天分,学习了好久都还未成功。
而正因为不能说上一口地道的法国话,别林斯基在有些人那里确实受到了不少非议。
那么说回正题,不出涅克拉索夫所料,没过多久,米哈伊尔就将第一页给传了过来,而从米哈伊尔脸上的神情来看的话,他似乎觉得这篇小说看起来还不错?
想到这里,涅克拉索夫就认真地看了起来。
《穷人》..........
当涅克拉索夫的神情渐渐发生变化时,尽管米哈伊尔早就对这篇小说烂熟于心,但如今通过手稿再看上一遍,既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惊奇感,同时又因为这篇小说有了不少的感触。
《穷人》这篇小说的情节不算复杂,通篇由几十封信件组成,通过这一封封充满了生动的心理描写的信件,来讲述了处境艰难的末等文官马尔卡与孤女瓦莲卡那不知道是不是爱情的爱情故事。
尽管他们都处境艰难,时时刻刻面对着环境的摧残与别人的折辱,但内心备受煎熬的他们还是在尝试着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抵御这个残酷病态的社会对人的心灵的侵蚀,去相互温暖,去试着共同走出当下的困境。
但他们最终还是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失败。
通过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来展现出外在的残酷病态的现实对人的侵蚀和摧残,这正是老陀小说的一大特点。
理解了这一点,大概也就能理解老陀的那句:
“人们称呼我为心理学家是错误的,我不过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我所描绘的不过是人类灵魂的全部深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