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下一个世界 (第1/2页)
7月,阳光已经渐渐变得炽热。
秦淮河旁新种的柳树上,蝉鸣声几乎成了这座已经全面迈向电气化的城市中唯一刺耳的噪音。
林序牵着江星野的手在河边散着步,语气轻松地闲聊。
“.所以最终官方还是决定在月面部署基地,在引力隧道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把装备部署在地表,我们需要开辟出大量空闲场地作为飞船泊地,同时还要考虑起降过程中的引力扰动。”
“但是在月面部署就没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使用大型舰艇,秩序要用小型登陆船,就能实现物资的全球投送。”
“唯一的问题,就是月球公转周期带来的货运延时。”
“不过,有智云在,绝大部分的规划工作都能交给它。”
“理论上说,这就是效率最高的方案了。”
“确实。”
江星野专注地踢着脚下的一颗石子,这个动作让林序想起了第一次跟她在秦淮河边散步的情景。
那时候两人聊的事情,在当时看还多少显得有些虚无缥缈,什么磁悬浮轻轨啦,什么祝融号啦之类的。
可现在再回头看,却发现一切都已经成了现实。
甚至,还要更进一步。
人生如梦啊。
不是,这才几年啊?
怎么感觉自己都有点.老人味了?
是因为在其他的世界里死过太多次了?
有一说一,经历过太多死亡,的确是容易让人早熟。
更何况还是自己的死亡。
林序好笑地摇了摇头,紧接着说道:
“你跟组织上打的两个报告我都看到了。”
“想参与跨世界舰队是绝对不可能的,无论是从总体风险的角度、还是从我自己的角度都不可能。”
“但是调到月面基地去我勉强可以同意。”
“话说回来,你根本就是为了去月面,才打的参加跨世界舰队的报告吧?”
他的话说完,江星野嘻嘻一笑,眼神狡黠地看着林序反问道:
“我要说不是你信吗?”
“我不信。”
林序翻了个白眼,右手用力捏了捏江星野。
“所以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去?”
“留在我身边不行吗?”
“.别搞得好像我是要抛下你去跑船了一样。”
江星野无语地瞪了林序一眼。
“两个原因。”
“第一个,月面基地上有大规模的技术集中,同时又有远地属性,再加上跟地球生态的巨大差异,很容易导致文化属性的分裂。”
“这是在智云的系统里已经预测过的风险。”
“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我们需要一个文化属性足够强的决策者前往月球——你自己想想,除了你之外,还有谁更适合这个岗位?”
“白墨吗?如果以逆流计划的执行人身份判断,她确实很合适。”
“但她去了月球的话,逆流难道不要了?”
“张黎明已经不在了,徐进根本就不具有这样的全局属性,他还是更适合做一个研究者。”
“所以,要么重新培养一个高维经历者,要么就只有我。”
“权衡一下,这个结论其实不难得出的,对吧?”
“.也是。”
林序追问道:
“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个嘛.”
江星野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小别胜新婚,我觉得我们这段时间太平淡了,需要点激情。”
“你自己好好反思反思,最近是不是对我有点厌倦了?”
“你状态不行啊,我必须刺激刺激你!”
“.我那是累的!”
“对,就是累的。”
江星野一本正经地点头。
“我知道,我都懂!”
“.你懂个锤子!”
林序懒得跟江星野多掰扯,他突然又想起上次跟老两口见面时候他们催婚的话术来。
“你们俩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时间不等人啊。”
“现在要孩子,等咱们这个世界走向新篇章的时候,孩子正好就是十六七岁的年纪。”
“那多好啊,十六七岁,也懂事了,也有自己的思想了。”
“这么一件大事,你总不至于想让后代错过吧?”
有一说一,这番话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但这种事情嘛,讲的就是一个随缘。
不能强求嘛。
本来江星野跟自己也是一个态度的,不过听她现在这语气.
怎么总感觉,她有点倒戈的意思呢?
林序狐疑地看了江星野一眼,后者突然憋不住笑了起来。
“吓死你!”
“说正经的-——我想去月球,是因为觉得,那上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我。”
“这种感觉很微妙,跟高维信息无关,更像是一种直觉。”
“以前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是在舰队回来之后,才突然出现的。”
“所以无论如何,我得去看看。”
“明白。”
林序缓缓点头,紧接着又问道:
“会有危险吗?”
“我的意思是,在你的直觉里,会有危险吗?”
“大概率不会。”
江星野回答道:
“你要非得让我咬死了给你一个回答,那我也没办法百分之百保证。”
“坐飞机还有坠机的呢,难道就不飞了啊?”
“.也是。”
林序收回视线,稍稍抬起头。
在他头顶的天空上,那一片璀璨的银河正在一分为二。
他知道,那是完成了货物卸载的跨世界支援舰队正在按照功能重新编组。
其中一组将搭载开拓设备前往大熊座方向的GN-z11星系,开辟出人类的第一个“灾备星球”。
那是一个诞生于宇宙爆炸4亿年后的古老星系,同时也是距离地球最遥远的星系之一。
如果用常规的三维技术,哪怕到宇宙开始蓝移、并且最终毁灭的那一刻,人类都不可能踏足那片领域。
但在阿库别瑞技术的加持下,从地球到GN-z11,人类只需要两周时间。
——
地球时间的两周。
这甚至还包括了前期轨道搭建的时间。
在“网道”铺设完成后,两个星球之间的往返时间,甚至可以压缩到48小时以内。
距离和时间,在高维视角下,都变成了某种“可以被调节”的东西
星辰缓缓移动,除了那支将要进行星际拓荒的舰队之外,留在原地的舰队变得越来越亮。
它们正在降低高度,准备前往赤道上方悬停。
未来一周内,将要超过6万人加入这支舰队。
而他们的目标,是另一个世界。
一个林序已经标记出来的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