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云际会 (第1/2页)
残阳如血,破旧驿站歪斜地挂在山道上。檐角铜铃早被风扯断了舌头,只剩半截铁管在暮色里呜咽。
郭子仪的棍风扫过门槛时,檐下蛛网簌簌而落。“三年不见,驿站的耗子都学会咬人了?“他甩了甩棍梢水珠,青砖地上蜿蜒的血迹突然泛起磷光。
李逸尘的剑在鞘中嗡鸣:“咬人的不是耗子。“他盯着梁上悬着的蛛网,七只蜘蛛正衔着银丝修补残破的八卦阵,调侃,“难道是当年鸿胪寺逃出来的食尸蛊?”
“叮——“
郭子仪忽然将铜钱掷向半空。七枚铜钱边缘沾着暗红碎屑,在梁柱间撞出清越声响:“三年前有个赶考书生,非说这灯油掺了人脑髓。“他笑着弹飞最后一枚铜钱,正撞上梁间暗弩机关,“可惜没等到客官,先被自己养的毒蛛啃成了白骨。“
七支乌木弩箭破空而来。
郭子仪的棍子横扫成风,却在触及箭簇时骤然凝滞。箭尾缀着的红绸在风中舒展,竟是长安六局特制的追魂索。“好一招'红袖添香'。“他冷笑挥棍,红绸应声而断,“只是这香未免太浊。“
“浊的是血。“李逸尘突然旋身挑起驿站柜台上的算盘。十三档檀木珠暴雨般砸向梁柱,蛛网崩裂声中,数十只毒蛛暴雨梨花似的扑来,“三年前守将府邸的照壁上,也爬满这种吃人心的妖藤。“
鱼玄机甩出腰间玉罗盘,黄铜铃铛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叮!“毒蛛突然调转方向,疯狂扑向黑暗角落。那里传来瓷器碎裂声,一个佝偻身影撞破窗纸跌落,手里攥着半块刻有虎头纹的腰牌。
郭子仪的棍子点在尸体咽喉,黑血喷溅处,砖缝里钻出无数带刺的藤蔓。“鬼面藤?“他瞳孔骤缩,“《百毒谱》记载的毒物,见血即狂。“棍风搅碎藤蔓时,暗红汁液溅在他手背,竟凝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去后院。“李逸尘剑指西厢,剑穗上七颗玉珠同时泛起血光,“三个月前,我在镇远镖局见过同样的纹路。“
郭子仪突然扯开衣襟,胸口钢条肌肉赫然烙着与墙砖相同的虎头纹。“这鬼地方还有这个东西?估计又是暗影盟的诡计吧。”
一道黑影从房梁倒垂而下,金丝软甲在火光中流动如活物。“李大公主好眼力。“他左手虎符拍在砖面,整面墙壁轰然翻转,露出后面密密麻麻的弩车阵,“可惜知道得太迟。“弩箭机括咔咔作响,“三年前你火烧鸿胪寺地宫时,可曾想过会遇见故人?“
“故人?“郭子仪的棍子插进地缝,冻土下突然喷出白雾。弩车机关卡住的瞬间,他袖中飞出十三枚铁蒺藜,精准嵌入墙砖裂缝,“你是说当年十二虎符卫里,那个总把《道德经》挂在嘴边的书童?“
“哈哈…,不愧是郭氏后人!好记性。”黑影突然撕开胸甲。心脏位置嵌着块青铜碎片,与郭子仪怀中的残片完美契合。“看看这个。“碎片映出诡异画面:三个月前的雪夜,郭子仪抱着啼哭婴儿站在火海中,身后是十二具戴着虎符的尸体,“当年你为保这孽种,可真是下足了本钱。“
李逸尘突然闷哼一声。他手中剑柄裂痕渗出黑血,顺着掌纹爬上小臂,在皮肤表面凝成半幅星图,“护城河底的青铜残片...原来是你埋的!“
“现在明白了吗?“为首黑影的声音变成尖细女声,“你们这么百姓眼中守护苍生的英雄...“话音未落,郭子仪的铁棍已嵌入他眉心,“不过是踩着尸山血海的笑话!“黑影用最后力气吐出话后,一群黑衣人破墙而入,强弩如雨射向李逸尘他们。
血光乍现。郭子仪棍风搅碎血雨,却在触及黑影坠下身体时硬生生顿住——那人胸口塌陷处,露出半枚刻着“郭“字的玉珏。“哥?“他声音发颤,三年前暴雨夜的记忆如潮水涌来,“您临终前塞给我的,就是这半块玉珏?“
李逸尘的剑突然脱手。剑柄裂痕中迸出火星,在血泊里烧出个八卦图案:“原来如此!护城河底根本不是什么秘宝,是有人故意引我们入局!“
鱼玄机抚摸着胸前烙印,突然笑得凄厉:“子时三刻...“她指尖蘸着血在墙上画符,“你们可还记得骊山北麓的祭坛?“
惊雷劈开夜幕。驿站屋顶轰然坍塌,露出穹顶壁画:十二星宿环绕着中央太极图,阴阳鱼眼处各有一枚虎符。黑影在雷光中化作飞灰,唯余那半块玉珏落入血池,与郭子仪手中的残片合二为一。
“叮——“
五更梆子响时,李逸尘擦拭着新得的玉珏,发现内侧刻着行小字:子时三刻,骊山北麓。鱼玄机望着驿站废墟里升起的青烟,忽然将染血铜钱抛向空中——这次,铜钱边缘沾着的不再是碎屑,而是晶莹的盐粒。
“该上路了。“郭子仪沉默着走着,腰间新换的锁链哗啦作响。其中一条末端,赫然系着枚带血的襁褓银铃。
李逸尘突然按住剑柄:“等等!这铃声...“
“是催命符。“鱼玄机掀开地窖木板,寒气裹着血腥味扑面而来,“三年前鸿胪寺失踪的十二名侍卫,他们的贴身之物,今夜都在这里重聚了。“
“刚才的婴儿呢?”郭子仪发现摇篮的婴儿已无影无踪。
“那是黑影的幻术,阵眼。阵破自然消失无踪。”鱼玄机举起玉罗盘,银铃声如玉珠落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