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没有证据 (第2/2页)
“不是追求过对方。是连续三起控制型行为,形成一条明确的加害模式。”
“别跟我谈你那套‘犯罪心理分析’。我是检察官。我要的是证据,不是你的‘理解’。”
纪一站在她对面,没有坐下,也没有辩解。
“我知道你要的是证据。
“第一,行为一致性。
“永井达也高中时期就曾对家庭教师神原纱耶实施持续性骚扰。
“她辞职后自杀,没有报警记录,你可以看到毛利侦探调查所得的确切第三方金钱转账记录,来自他父亲账户,转至死者家属。
“第二,受害人三枝美月,在她失踪前一天,正式办理退租手续。没有留下任何拖欠、遗物、租金纠纷,她‘完全从社会上消失’,没有出现在任何公共系统中,三年后被发现为无名尸。”
“这只是状况描述,不构成作案证据。”九条玲子打断。
“那你听第三点,尸体位置的唯一性。
“三枝美月遗骸被发现于永井父亲公司旗下废弃宿舍的后坡,位置未在公开档案中标注,属非开放封闭地带,进入路径复杂,周边常年无巡逻、无市政使用。仅有的知情人群体,是公司成员。而被告正是该公司社长之子。
“其他任何人,无从知晓此处,且无作案动机。”
玲子沉默半秒,还是说道:“这还是不够,东野警部。你没有直接证据指向他杀了人。”
“是的,我没有他杀的现场照片,没有作案工具。但我有——动机一致性、受害者轨迹断点、行为模式复现、尸体地点的排他性、前科行为的掩盖痕迹、当前搜查中搜出的跟踪与施暴准备。
“每一项单独拿出来,不足以定罪,但作为一个完整链条,它说明了一件事——这个人,不是第一次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他从桌上的文件夹中抽出另一份搜查报告,摆在最上面:
“我们在他的家里搜出的物证包括:
“一整本关于西谷美帆小姐的跟踪记录,拍摄位置精确到她房间、通勤路线、习惯性路线偏差;
“数张偷拍照片黏贴在纸板上,标注‘危险时间段’;
“以及催眠类药物、封口胶带、约束带、刀具、塑料布。”
九条低头扫了一眼报告,语气依旧克制:“这些确实能起诉他谋杀未遂,但那是另一起案子。”
纪一抬眼,声音更冷静:“是的,另一起。可行为一样:控制、偷窥、制定计划。区别仅仅在于,这次我们运气很好,她还活着。
“我们不是在怀疑某个杀人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行动升级、控制成瘾、目标具象的加害者。”
短暂沉默。
九条终于把所有的材料都收了起来:“我希望你是对的。”
纪一长出一口气。
“说服我是没有用的。”九条离开前补充了一句,“现在到开庭之前,你要好好想明白,要如何在作证的时候,用你‘明确的加害模式’去说服法官和陪审团。”
她顿了顿:“他们和辩护律师可不会像我这么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