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当朕是要饭的,然后还要让朕跪着要? (第2/2页)
这时门外传来士兵声音:“陛下,太上皇派人送来一封信,说让您亲启。”
这话让李承乾愣了一下,老李就住在东宫,距离也不远,有什么事还需要送一封信的?
“嗯,呈上来吧。”
下面的长孙无忌,目光一动,随之露出了然之色,他大概猜出信的内容。
李承乾接过信后,直接撕开,里面是一张对折六次的信纸。
打开后,上面写着全是人名和其官职。
崔幹,曾任尚书右丞。崔知悌,官至中书侍郎。崔民幹,曾任黄门侍郎,崔知悌,曾任中书侍郎.....。
李桐客,邢州柏仁人,曾任通、巴二州刺史,卢万石,范阳卢氏,邢州刺史。
这名单之长,足足上百人还不止,粗略看完后,这些人官职几乎囊括了大唐从上到下几乎所有职位。
而且极其驳杂,除了官员外,甚至还有一些是知名商贾、士绅等。
这让李承乾罕见沉默了,指尖微微发凉。
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张庞大而精密的网。这张网早已深入大唐的肌理,连接着朝堂与乡野。
说白了,就是给其本家灭门,那些旁支短时间也根本无法解决,原因很简单,就是实在太多了。
抬头看向众臣,虽目光不见喜怒,但心中生出几分异样,就这些人也有不少和门阀有联姻。
如此他能信任的除了麾下诸将,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但靠老舅一个人,不可能干得过那么多人。
想到此处,神色微动,露出不悦之色。
“怎么了诸位,还没想出办法吗?你们可都是朕之肱骨。”
众人不由面面相觑,其中有因为立场和背景原因,没法说什么,另外也是真心想不出办法。
他其实有长久对抗门阀的办法,无非是科举,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
但这都需要时间,不过春种可是不会给他时间。
良久,他才咬了咬牙。
“朕意,今日让诸位将军驻扎关中各处重镇,以让春种顺利进行,诸位意下如何?”
用兵做这件事,首要就是损耗,因为春种开始后不少府兵都要回家农忙,如此他们粮食减产,朝廷就要补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但目前也没别的办法,甭管怎么想,所有人都拱手齐声道:“臣,附议。”
这时,高士廉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微微拱手,声音低沉却清晰地回响在殿中。
“陛下,按照臣估算如今春种所需粮种,还差二十五万石。”
话音一落,满朝皆惊,众人无不神色大变。
李承乾猛地一震,声音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几乎就是破音了。
“多少?你说多少?!”
朝廷在他尚未起兵之前,一年岁入约八百万石。
可除去兴修水利、赈济灾情等必要开支,真正能纳入国库的,不过一百五十万石。
再算上漕运损耗,最终能存下来的,也不过八十万石。
听起来似乎不多,可这,已是封建时代的极限,而且还是得遇到李世民这种皇帝。
高士廉有点大喘气,顿了片刻又继续道:“按往年惯例,江南道本应运送至少十五万石粮种,以支援关中春耕。”
李承乾心头一松,少了一大半,周转空间就大了不少。
高士廉语气一转,又一次重重停顿。
“江南道传来消息,地方豪绅以战祸为由,今年只愿出五万石,还要朝廷拿江南盐业来换。”
这让刚松了口气的李承乾,深色肉眼可见阴沉下来。
江南道确实遭遇了战事,但结束的非常快,可以说并未受损。
现在不光只给五万石,当自己是耍饭的,而且还要让自己拿江南盐业来换。
这属于逼自己跪着和他们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