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全网都在帮前任诈尸 (第1/2页)
陈默的这波“13年之约”的宣传策划,彻底引爆了人们的情怀记忆。
人生在世,有些东西是很难忘记的。
特别是关于爱情。
同时《十年》这首歌,突然又因为这波活动而爆火。
无数网友在网络上晒出了当年观影的票根,其实很多票都找不到了,但是当年还是有不少人保存下来了照片。
当陈默的“十三年之约”话题持续发酵时,两个沉寂多年的情感地标突然被流量飓风唤醒——爱情银行与失恋博物馆的服务器在凌晨三点同时崩溃。
全国各地的十三年前为了宣传《失恋33天》而打造的“爱情银行”和“失恋博物馆”再次泛发了新春。
让很多人都感慨,陈默果然还是那个陈默,当年的手笔,居然延续到了现在。
在沪上某栋写字楼里,32岁的林律师,如今依然孑然一身,家里催相亲是年年催。
而她也相过好几个,可是因为心里一直记挂着当年的哪个TA,所以至今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父母都愁白了头。
看到陈默的“十三年之约”之后,她蓦然想起了当年。
打开“爱情银行”的官方网站,她突然就对着电脑屏幕哽咽。
因为她刚刚通过人脸识别解锁了2011年11月11日存入的“爱情保险箱”,全息投影里跳出来的是段像素模糊的短视频——大学男友举着《失恋33天》票根对她喊话:“等我们结婚时,要把这个和黄小仙同款的碎纸机买回家!”
视频下方静静躺着份电子凭证,显示她当年存入的“1314元爱情基金”已按复合利率增值至5201.31元。最让她颤抖的是备注栏里那行小字:“2024年11月11日可提取,建议用于马尔代夫双人游。”
她不由地回想起当年他们分手的时候,那个手机号码其实一直都存在了她的手机里,可是几年过去了,每每情人节,七夕,双十一这样的日子,她总是会忍不住翻开通讯录,可是每次都没有能够鼓起勇气拨出那个号码。
她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和自己一样单身,突然她鼓起勇气拨了那个曾经熟悉无比的号码。
可是结果却听到了机械的声音播报:“对不起,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
她泪如雨下。
她打开微博人忍不住发了一条信息:“分手七年了,第一次鼓起勇气拨打了那个久违的号码,可是却是空号!”
她本以为一切到此为止,可是没想到,临到下班的时候。
手机突兀的响了起来。
号码是个陌生的号码。
她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电话接通了,电话那头却久久没有出声。
可是她整个人却颤了一下,因为直觉告诉她,电话的那头,就是他!
她颤抖着声音问道:“是你吗?”
她攥着手机的指节发白,听筒里传来轻微的电流杂音。七年没听见的声音穿过时光隧道突然在耳畔响起:“嗯,是我。”
办公室的落地窗外,暮色正在吞噬最后一缕夕阳。她看见玻璃上倒映的自己——口红早在下午的会议上被抿掉了,睫毛膏因为刚才的哭过有些晕染。多年职场打磨出的精英外壳,此刻正在一寸寸龟裂。
她喉咙发紧:“你怎么,怎么会打过来?”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当年他熬夜写方案时,她躺在宿舍床上听到的背景音。
“刚才爱情银行给我发信息了,嗯,我也看到你微博了。”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电子传输造成的失真:“那个号码.三年前公司重组时注销的。”
茶水间的咖啡机突然发出“滴”的提示音,惊得她差点摔了手机。恍惚间想起他们分手那天,也是这样的冬日黄昏,写字楼下的星巴克放着《十年》,他把她落在公司的马克杯放进纸箱,杯底还粘着没洗干净的咖啡渍。
“我换过四次工作”
他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但一直用着XX邮箱。”
这是他们当年共用的情侣邮箱前缀,她指甲无意识地在办公桌划出浅浅白痕。行政部的李姐抱着文件经过,诧异地看了眼这个平日雷厉风行的林律师红着眼眶的样子。
电话里突然传来机场广播的登机提示。“要出差?”她脱口而出,说完就咬住嘴唇。这种熟稔的关心太过危险,像揭开结痂伤口的创可贴。
“嗯,去深城。”短暂的沉默后,他忽然说:“其实上周我路过你们公司楼下。”
她看见玻璃倒影里的自己猛地坐直了身体。
听到电话里面的声音继续道:“那家奶茶店还在,你以前最爱喝的芋泥波波.”
话尾消散在电流里,却在她心里炸开漫天烟花。七年足够让奶茶店改朝换代三回,他怎么会知道?除非除非他查过,像她偷偷搜索他领英主页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