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244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

第244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

第244章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 (第2/2页)

“百骑倒行逆施,为害忠良,我等不服!”
  
  一个穿着青绿色圆领袍的中年人,摆出一副怒发冲冠的模样。
  
  在他的煽动下,那些官吏喊起了口号。
  
  张文啸当即下令,让百骑拔刀,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温禾你小小年纪,便如此残忍,日后只怕会落得和张汤一般。”
  
  “放肆!”
  
  百骑众人大喝。
  
  温禾依旧平淡,用手指抠了抠耳朵,嫌弃道:“有些聒噪了。”
  
  “此人叫什么?”
  
  “某便是魏泰!”
  
  那人自报家门。
  
  温禾不禁笑了出声。
  
  难怪这个人敢怂恿民部的人对抗百骑。
  
  他这是想要自保啊,所以拉着民部的官吏在此集结,想要让百骑知难而退。
  
  “拿下。”
  
  “你敢!”
  
  魏泰不相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温禾敢对他动手。
  
  温禾就好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似的,笑了起来。
  
  “本官奉命便宜行事,拿你一个区区郎中有什么不敢的,尔等想要反抗,那就别怪本官杀人了!”
  
  “陛下仁慈,不想杀人,可某很不甘啊,如果你们想送上门来,让某出口恶气,某很乐意的。”
  
  “出刀!”
  
  温禾话音落下,张文啸赫然吼了一声。
  
  “唰!”
  
  百骑纷纷拔刀出鞘。
  
  配合的玄甲卫,也只迟疑了片刻。
  
  明晃晃的横刀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的亮眼。
  
  大唐确实民风彪悍,文武的界限很模糊。
  
  这些官员中,也少有没有习武的。
  
  可他们如此赤手空拳,而百骑和玄甲卫都是甲胄在身,还有刀在手。
  
  更别说还有人数上的优势。
  
  想要火并?
  
  温禾丝毫不介意他们上前来送死。
  
  “咳咳,诸位同僚,百骑此次前来乃是奉命行事,诸位莫要自误啊。”
  
  一声清朗的声音从民部大门后传来。
  
  民部的官吏都不禁回头。
  
  只见一位身穿绯红官袍的中年人,笑脸盈盈的走来。
  
  “这位是?”
  
  温禾看着陌生,便问了许敬宗。
  
  “窦静,今日刚刚上任的民部尚书。”后者回答道。
  
  “嗯?”
  
  温禾还不知道李世民让窦静上任的消息,所以这才如此惊讶。
  
  “因为之前的事情,所以陛下让长孙无忌再磨砺磨砺,这民部尚书,自然就落到了窦静的手中。”
  
  许敬宗冲着温禾意味深长的挑了下眉。
  
  他这意思是说,温禾给长孙无忌挖的坑,让后者丢了一个尚书的位置。
  
  温禾顿时明白了过来。
  
  难怪窦静这一副笑容满面,这是新官上任。
  
  而且还是因为他的缘故。
  
  “见过窦尚书。”
  
  众人行礼。
  
  窦静笑着摆了摆手:“无需如此,还是如往常一般即可。”
  
  他说罢,走到魏泰的面前。
  
  “魏泰啊,百骑只是询问,又不是定罪,你莫要如此嘛,若是闹起来,陛下怪罪下来,可就不好办了。”
  
  他笑着拍了拍魏泰的肩膀。
  
  后者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
  
  他原本是窦静的人,后来长孙无忌来了之后,便投效到其麾下。
  
  原以为若是长孙无忌成为尚书,他也能晋升,谋求侍郎之位。
  
  可万万没想到,窦静竟然一举成了尚书。
  
  而今日长孙无忌更是连民部都没来。
  
  他的靠山没了。
  
  窦静笑的温和,随即便朝着外头走去。
  
  他的身份在,所以玄甲卫的人也不敢拦,张文啸等人看向温禾,得了许诺后,这才让开了路。
  
  “高阳县子失礼了。”
  
  “不敢不敢,见过窦尚书。”温禾笑着回礼。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窦静如今好像还是信都县男。
  
  论爵位的话比他低了一等,但是论官职,可高了好几级。
  
  原本的历史上,窦静好像要到贞观三年才任职民部尚书,可惜没当几年就去世了。
  
  说起来,他做这个民部尚书,确实比长孙无忌要合适的多。
  
  历史记载,武德初年,窦静受命任并州大总管府长史。
  
  当时的大唐还处于东征西战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北边的突厥部落趁机不断向内地袭扰,唐廷不得不派兵防卫。
  
  战事频繁,军粮供应比较困难。
  
  为了缓解军粮匮乏局面,窦静向李渊上表,请求在太原附近实行屯田,就地耕种粮食,就近供应军队。
  
  这样,既可补充军粮不足,又节省了运费。
  
  但朝廷中有的大臣不同意这个办法,认为战争时期不宜屯田。
  
  窦静再三上书,陈述理由。
  
  于是,李渊召他入朝,与裴寂等大臣当面争论。
  
  随后他说服了裴寂等人,朝廷便决定实施屯田。
  
  率部下士卒垦荒种田,一年收获粮食达十万斛。
  
  李渊得报大喜,以功升他为检校并州刺史。
  
  不过他也有一些受人诟病的地方。
  
  那就是贞观三年时,李世民打算把突厥牧民迁到黄河以南来居住。
  
  窦静却提出反对说:“突厥人以畜牧为生,不会耕种,朝廷要供应他们衣食。”
  
  “况且,他们不会忘记被打败的耻辱,有可能叛乱,不如另委任一个首领,加封王号,再以唐宗室女与其婚配,与他们永结友好关系,使其世为唐朝廷的藩臣,边境也可安宁。”
  
  这等于是要大唐向失败者联姻。
  
  刚刚获得大胜的李二,自然不会同意。
  
  要是温禾,他也不会同意。
  
  凭什么和异族人联姻。
  
  那件事后,窦静似乎有些颓废,但李世民还是重用他。
  
  毕竟这人搞粮食的手段,确实不错。
  
  而此时的窦静更是意气风发。
  
  原以为会被长孙无忌压制的他,如今却成了前者的上官。
  
  他这脸上的笑容都快压制不住了。
  
  “高阳县子无需担心,民部将竭力配合百骑,已经为三位准备好公廨了,账簿也可随意调配。”
  
  窦静对温禾的好感已经涨到了顶点。
  
  若不是温禾,这尚书之位可轮不到他。
  
  温禾都不禁有些意外。
  
  调查兵部的时候,李靖虽然是配合,可心里肯定不自在,所以避开了。
  
  但这位民部尚书好像巴不得他们将民部闹的底朝天。
  
  而就在温禾等人走进民部的时候。
  
  那魏泰突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某,某愿意将钱财尽数交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