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今天教你们烧开水 (第1/2页)
“若是这一万贯由崔氏所出。”
温禾嘴角微微勾起,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划着圈,蜜水的甜香混着茶香漫上来。
“那日后北疆府兵说起冬衣,是该谢陛下,还是谢博陵崔氏?”
这话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崔敦礼那番“诚意”的说辞。
崔敦礼先是一怔,随即失笑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被戳破心思的坦然:“原来如此,是愚兄考虑不周了。”
他放下茶盏,语气诚恳了些。
“方才还以为嘉颖要以自己的名义捐赠,想着锦上添花,看来是愚兄唐突了。”
温禾暗自点头。
这崔敦礼果然精明,一句“误会”便轻轻揭过,既没失了体面,又隐隐透出对他与李二之间关系的试探。
和聪明人打交道,确实有点累啊
崔敦礼故作苦恼地摩挲着茶盏,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嘉颖之前不是说,想让寒士学子前往长安各地游学,传授孩童学识吗?此事关乎教化,乃是大功业,崔氏耕读传家,倒也有几分薄力,或许能为嘉颖分忧一二。”
温禾抬眸,凝视着崔敦礼许久。
从军中冬衣,到基础教育,绕了这么大一圈,崔安的事果然只是个引子。
所谓的“交朋友”,说到底,是博陵崔氏想在游学这件事里分一杯羹。
“自然可以。”
温禾缓缓点头,语气却留了余地。
“只是具体事宜还需从长计议。若是崔氏有真才实学之人,尽可让他们来我府中,某自会妥善安排。”
崔敦礼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见温禾忽然转头望向窗外。
“时辰不早了。”
温禾起身,理了理衣襟。
“安上兄,某家中还有个妹妹,性子娇怯,不喜独处。若是回去晚了,怕是要哭闹不休。”
话已说透,崔敦礼自然没有挽留的道理,当即起身相送:“既如此,愚兄便不多留了。”
到了一楼,温禾一眼就看见角落里的李义府。
少年正捧着茶杯,听得台上歌姬唱曲入了神,脑袋随着曲调轻轻一点一点的。
“走了,别吃了。”温禾走过去,抬手就在他后脑勺拍了一巴掌。
李义府被打得一个激灵,手里的茶杯差点脱手,回头看见是温禾,非但不恼,反而眼睛一亮:“先生,你们谈完了?”
在他看来,先生肯动手教训,才是真把他当自家人。
“嗯,走吧。”
温禾点头,率先迈步出了清风楼。
崔敦礼正站在二楼窗前,目送着那抹玄色袍角隐入人流。
“安上,这温禾确实不似寻常孩童。”
厢房另一侧的门被拉开,崔仁师走了出来,眉头依旧紧锁。
他在屏风后听了全程,越听心越沉那少年的心思之缜密,措辞之老练,哪里像个十岁孩童?
崔敦礼只是淡淡“嗯”了一声,目光仍落在窗外温禾离去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台。
“虽没应下冬衣之事,却松口让我崔氏参与游学。”
崔仁师搓了搓手,语气里难掩兴奋,“此事若成,我博陵崔氏在文坛的声势,未必不能压过清河崔氏!”
他正说得兴起,却见崔敦礼转过身,脸上哪有半分喜悦,反倒凝着一层深不见底的凝重。
“兄长莫要高兴得太早。”
崔敦礼的声音低沉了些。
“温嘉颖说的是‘若有大才,可送至他府中,自当安排’,而非直接让我崔氏主持一方游学。”
“这有何不同?”崔仁师不解,挠了挠头。
“能参与便是好事,难道还怕他苛待我崔氏子弟?”
“苛待倒不至于。”崔敦礼摇了摇头,走到茶案前,给自己斟了杯冷茶,“你忘了,我崔氏在长安近郊有万亩农庄,佃户数千,孩童亦有不少。”
崔仁师猛地一愣,随即脸色微变:“你是说……他可能把我崔氏的人,派去咱们自家的农庄?”
“极有可能。”崔敦礼呷了口冷茶,眼底却泛起一丝兴味。
“让我崔氏的人,在自家的土地上,替他温嘉颖推行教化。
届时百姓称颂的是陛下圣明,是高阳县子体恤民情,我崔氏不过是做了嫁衣。”
崔仁师这才恍然大悟,后背竟渗出一层冷汗。
原以为是占了先机,没想到早已落入对方的算计之中。
“这温嘉颖,着实有趣。”
崔敦礼忽然朗声笑了起来,先前的凝重散去不少,“有这少年在,往后几十年,长安城怕是不会寂寞了。”
他望着温禾马车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温禾日后到底会如何安排他们崔氏派去的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