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九、虫族似乎熬不住了 (第1/2页)
在“海幕”网络开始部分运行的几天内,部署区域的监测浮标就传回了令人振奋的数据。
原本时常成群结队游弋,甚至主动靠近四号大陆方向进行“献祭”的大型海兽群,开始出现明显的回避行为。
它们一旦进入声波覆盖的边缘区域,就会显得焦躁不安,迅速转向逃离。
一些中小型海兽更是如同遇到了无形的屏障,根本不敢越雷池一步。
四号大陆沿岸,那些能够驱使海兽的异族显然察觉到了异常。
周围的深潜器观察到了明显的特殊声波从四号大陆传了出来。
可是现在不像是往日,这些特殊的声波已经被东国研究出了破绽,根本没办法压过东国布下的声波栅栏。
从这种声波最早出现到现在,它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
哪怕是无法彻底破解,想要干预却是很简单的事情。
当然,指挥中心也做好了敌人改变声波的特征,甚至出现其它的控制手段,导致海兽失控的预案。
只可惜,它们显然做不到。
监测卫星拍摄到海岸线附近活动的海兽数量锐减,原本定期会有的海兽主动冲上岸边化为生物质的“潮汐”几乎停滞。
可以想象,大陆深处那只依靠吞噬海兽生物质来孵化虫族单位的母虫,此刻正面临着“断粮”的危机。
“根据我们此前对虫族母虫生态的分析,以及从“被选中者”记忆中获取的零星信息,大规模、高效率的虫族孵化,需要海量且稳定的生物质供应。”秦野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向指挥中心汇报。
““海幕”计划一旦全面生效,将切断它至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外部生物质来源。”
“仅靠四号大陆自身的生态循环,远远无法支撑其维持庞大军团,更不用说孵化新型单位。”
“它们只有两个选择,”李云枢接口道,语气里面充满了杀气,“要么,派出舰队,试图摧毁我们的“海幕”网络。”
“要么,忍着资源匮乏,放缓甚至停止虫族的扩张。”
“而无论它们选择哪一种,都在我们的算计之内。”
选择派出舰队?
经过“问乡”一役的惨痛教训,再加上上一次配合那些“被选中者”进行的大规模袭击,以及后续持续的骚扰和消耗,四号大陆的海上力量已经大不如前。
而东国这边,不仅作战队列得到了休整和加强。
更重要的是,升级后的“螺旋阵列”定向能防御攻击系统,已经在沿海关键节点部署完毕。
其射程、功率和反应速度都有了质的提升。
只要异族舰队敢离开四号大陆一定范围,等待着它们的将是来自自“螺旋阵列”的汲取和破坏。
任何数量不足,强度不够的舰队力场,都会在短时间被破坏。
而以往的大型舰队,目标单一的它们,破坏的速度还不一定有东国补网的速度快。
即便是破坏了,大规模交战也会让所有的海兽离得更远。
人类这边完全可以在将舰队磨灭之后再慢慢的补网,期间漏进去的那些海兽,根本就无关痛痒。
选择龟缩不出,忍受“饥饿”?
这正是东国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一方面,可以为人类争取到宝贵的不受大规模攻击干扰的发展时间,全力推进针对“主宰”和“五号大陆”的研究。
另一方面,资源匮乏必然导致母虫自身的虚弱和内部矛盾的激化。
那只已经出现异常、表现出超越单纯生物兵器逻辑的母虫,在生存压力下,会做出什么?
是会进一步“进化”出更极端的掠夺方式,还是......会发生一些更符合人类期望的“表演”?
当然,指挥中心也清楚,“海幕”计划并非一劳永逸。
异族的底牌并没有全部都露出来,很可能还有其它意想不到的手段。
为此,“海幕”网络本身也设计了多重保障。
装置分布密集且具备一定冗余,少量被破坏不影响整体运行,其声波模式可以由控制中心远程调整,以应对可能的适应性进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