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亲姐就好 (第1/2页)
慈宁宫里的嬷嬷回来回话:
“太后,念欢郡主和裕亲王已经走远了。”
老太太把手里的书放到了一边,端起一盏茶,正拨弄着盖子,又停了下来。
“适才你可瞧见了,如今这十六都不再唤她姐姐了。”
“奴才瞧见了。”
“哎,这十六,皇上这次封赏,本是问着他想要什么来着,却没想到他开口就要这丫头。皇上不许,这才赏了宫外的宅子和田地。”
“裕亲王是中意这念欢郡主?”
“很难说。念欢才因为麟亲王一事被降成了郡主,同时没了南方的支撑。十六跟她自小一起长大,说是担心她在宫里受委屈可能性更大,但是若是喜欢,也是有可能。你瞧刚才那串朝珠,十六就是故意想让念欢帮他戴上的。”
“依奴才看,念欢郡主似乎是没有这个心思。”
“她自是没有这个心思,她的心思全都扑在已经逝去的端亲王身上,若不是情深,又怎会求着去守了半年光景的皇陵。哎,看吧,看这些孩子们想怎么样吧,哀家这也是不想再掺和多少了。”
“太后娘娘保重自己身子要紧,孩子们的事情就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的好。”
皇上指了十格格给阿尔泰,从此蒙满又多了一层关系。
摆喜酒的时候我没胆量去现场祝贺,我怕他强硬的把我拐跑了,那蒙古路遥且长的,交通工具又不发达,我还是安静的待在这紫禁城的好。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启瑾。这位小鲜肉看来是准备打持久战了,自那天从慈宁宫回来后,他每日下了朝,朝服也不换就来叫我一起去给皇祖母请安。我本是要躲着他的,可是偏偏被他掌握了我的生物钟,每天睡到几点醒都被他把握的妥妥的,我想躲都躲不了。
启希他们来给老太太请安,四兄弟聚到一起后便说要去平日练武艺的地方好好切磋一下。我一听就乐了,我说,这墨菊园还有些事务要打理,我就先回去啦。下一秒就被启齐给接了话:
“一个墨菊园,能有多少事务?你回去也不过是练字抄经书,跟我们一起去,顺便也瞧瞧,你这些哥哥们的武艺。”
“抄经书?为何抄经书?”
启瑾不解,问道。启希在一边说道:
“可不止是抄经书,五弟还未封陵时,她还去求着皇祖母去守了大半年的皇陵呢!”
我点头:
“现如今,我的佛系理论知识可是比你们强的多的多,改日有空,互相讨论一下佛教知识可好?”
“你再这样下去,遁入空门我都不奇怪。”启齐打趣道。
“我再参悟几年吧,指不定哪天就开窍了,然后就去带发修行。”我顺着启齐的玩笑话说道,却不想他们四个傻大个子都被我说的话给唬住了。启希说:
“我这就让人去你的院子把那些经书全搬走。”
启织说:
“可是不能再看那些书了,若是真的悟到什么真理……”启织还没说完,启瑾就下了结论:
“不可以!”
我也是被这四位爷给难住了:
“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不必当真。我俗着呢,可俗可俗了。”
“反正日后,是不许再抄那些了。”启瑾的小眼神,居然有一股子凛冽的气息。我看的一哆嗦。到了阿哥们平日练武的地方,我坐在遮阳的地方,捧着一碟子葡萄准备欣赏古代男子的荷尔蒙。四位皇子都是赤膊上阵,启希、启织、启齐都是白嫩白嫩的,启瑾一从屋子出来,胸口的那道箭伤便让我移不开眼了。本以为是那种不会留多大伤疤的肩伤,去不曾想他的胸口的疤足足有一只拳头那么大。
“战场上刀剑无眼,十六弟这疤,是我们大清的荣耀。”
“可是伤到筋骨?”
“无碍,已经痊愈了,各位哥哥只管来!”
两两相对,启希对启织,启瑾对启齐。这就是以前在蒙古看到的摔跤,一来一去,不一会儿启齐就先落败了。启瑾高兴的像个孩子,把启齐从地上拉起来之后,还特意跑到我面前,端着我喝过水的杯子满满的喝了一大口水。
“加油,七哥加油!”
“二哥加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