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无聊,我要看血流成河(求追读!) (第1/2页)
2003年2月26日。
罗伊坐在沙发上,面对电视。
France2(法国电视二台)晚间新闻,法国资深新闻主播达维德-普雅达斯,语调冷静但凝重。
头条新闻:伊拉克危机升级。
标题:《Criseirakienne:laFrancedit“non”àlaguerre》(伊拉克危机:法国对战争说“不”)
画面中,希拉克总统在爱丽舍宫发表讲话,强调法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立场——反对美英军事行动。
联合国会议,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在安理会发言,身后大屏幕显示伊拉克地图,标注疑似“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地点,但法国媒体持怀疑态度。
巴格达街头,法国记者拍摄的平民生活——市场、学校、清真寺,字幕强调《Lavieavantlaguerre》(战前的生活)。
镜头切换,巴黎共和国广场,数万人高举《Nonàlaguerre》(不要战争)的标语,焚烧美国国旗。
镜头特写,一名戴头巾的年轻女性对着镜头说:“这不是解放,这是屠杀。”
背景音中,抗议者的鼓声、口号声,混着警察的哨音。
法国媒体引用的半岛电视台画面:科威特沙漠中的美军坦克纵队,士兵给炮弹写“ToSaddam”(给萨达姆)。
航空母舰“罗斯福号”甲板上战机起降,字幕写《Lamachinedeguerreaméricaine》(美国战争机器)
法国军方专家分析:认为美军会采用“闪电战”,但可能陷入长期游击。
罗伊盯着电视机,手里捏着遥控器,刚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玻璃瓶身上的水滴在桌子上。
“嗡嗡”
手机响了,久利发来短信:“看到新闻了吗?踢球比打仗简单多了。”
罗伊回复:“明天训练,多给我传点球。”
新闻的尾声,主播提到次日法国队VS捷克的友谊赛,强调《Lesportdoitresterunespacedepaix》(体育应是和平的领域)。
...
当晚8:45开始,四场欧冠大战在欧洲的各个角落同时开战。
他不知道看哪场才好,电视屏幕在四场欧冠比赛间不断切换,遥控器的按键声像秒表倒计时。
纽卡斯尔3比1勒沃库森,第五分钟。
阿兰-希勒接加里-斯皮德传球,扛翻两名后卫头球重砸破门,上演英格兰野蛮美学,圣詹姆斯公园的照明灯因欢呼声轻微震颤。
勒沃库森门将布特跪在地上愤怒捶地,草皮溅起泥浆。
希勒天神下凡,头顶脚踢上演帽子戏法。
...
瓦伦西亚0比3罗马,第三十分钟。
托蒂用一记30米外贴地斩轰开卡尼萨雷斯十指关,三十分钟内上演梅开二度,梅斯塔利亚球场陷入死寂。
镜头切到瓦伦西亚教练贝尼特斯,他正在笔记本上疯狂划掉自己预设的战术草图。
罗伊想起经纪人米利亚乔的话,挑了挑眉毛。
瓦伦西亚已经出局了。
...
阿贾克斯0比0阿森纳,第三十五分钟。
阿姆斯特丹竞技场的雨幕中,亨利一脚爆射击中横梁,球弹回时砸在阿贾克斯门将洛邦特脸上。
荷兰球迷集体倒吸冷气,镜头捕捉到一个戴橙色围巾的小男孩捂住眼睛。
罗伊下意识调笑:这要是普尔索,肯定补射了。”
但随即想到,他有些太过爱屋及乌了,这不是说冰王子不如普尔索吗?
普尔索自己都不敢这么想。
...
国际米兰0比0巴塞罗那,终场哨声响起。
克鲁伊维特终场前单刀被托尔多扑出,慢镜头显示他的鞋带松了。
双方球员集体瘫坐,维埃里的球衣黏在身上,勾勒出亚平宁坦克蓝黑色的庞大轮廓。
...
欧冠比赛结束后,体育频道切换到下一个节目的画面,恰好是Canal+的法甲宣传片,恰好是摩纳哥队的镜头——罗伊的进球集锦配字幕:
《Unautregenredecombat》(另一种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