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 第 1815章 准备干粮

第 1815章 准备干粮

第 1815章 准备干粮 (第1/2页)

不待吴越有所表示,范成达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声音坚定如铁,“万万不可,军令如山,岂能随意更改。”
  
  更微妙的是,长安对于大军何时返回早已有了预估。为了些许蝇头小利而拖沓行事,拖到猴年马月,让皇帝让群臣如何看待他们这些前线将领?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自明。
  
  吕元正提出了一个权宜之计,“提前给前方州县传信,让他们将买家集中起来,待大军过境即刻交割。”
  
  段晓棠很快就明白,这个方法的弊端。
  
  通过官方的渠道传递消息,哪怕地方官员有所行动,首先联系的也是当地豪门大族,至于更底层的百姓,他们大概率想不起来,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
  
  一场“惠民”之举,彻底沦为大户们的狂欢。
  
  相比之下,像今日这般办大集就不一样了,但凡不是脱不开身,人们都愿意来凑一凑热闹。
  
  范成明明白先前提议颇有狂妄之处,不过他更不相信地方官员的节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不定他们连大户都不想联系,全当没有这回事。
  
  提议道:“不如同时派人去民间散散消息,让更多的人知晓此事?”
  
  官方、民间两手抓,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客户。
  
  吴越微微颔首,“可。”
  
  再问道:“今天还有什么事吗?”
  
  庄旭随即汇报了当前的情况,“牛羊马都没什么问题,就是人市那边……”
  
  迟疑一瞬,缓缓说道:“寇县令和户房吏员实在忙不过来,最后十几单没来得及过红契,只能明天再交割。”
  
  这批俘虏身份特殊,都是突厥人,而他们的青壮所掌握的技能,在汉人眼中,近似于战士,不得不多防备一点。
  
  这也是南衙从并州大营身上学来的经验,除了充军和扔进矿洞之外,若是流向地方民户的突厥俘虏,第一次交易,必须在官府过红契。
  
  至于这背后的初衷,究竟是给地方官府创收,还是防范于未然,让地方心里有数,境内有多少不稳定因素,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山西之地沿用这套办法几十年,期间并未发生过什么大乱子,必然有可取之处。
  
  南衙理所当然地照搬照抄,结果没想到地方官府却先掉了链子。
  
  官府的文书可不是像南衙那样,简简单单二三十个字就能打发掉的。它有完整的模版,尤其涉及人身交易,更要注明被买人的身份姓名、体貌特征等信息。
  
  一整套手续下来,纸张若是小了,一页都写不下。若是换成竹简,那就是一卷了。
  
  这一天下来,光是负责盖章的人,手就没停过。朝廷的正式公章可不是萝卜章,有的是分量,光是拿起放下,重复动作上几百次,那也得落下一点劳动损伤。
  
  更别提那些负责誊抄的人了,他们的工作量更是巨大。
  
  庄旭继续说道:“寇县令答应,明天多调派一些识字吏员来帮忙,并从本地大户中借几位子弟协助。”
  
  这点支援对于即将到来的庞大交易量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