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盐枭谋 (第1/2页)
三月春雨如刀,萧清欢一袭青衫立于扬州码头,斗笠压住半张脸,腰间“柳氏盐行”的招牌随江风轻晃。她望着漕船卸下的盐包,指尖摩挲着账本上一行朱批——那是谢危从户部抄来的盐税密档,此刻正化作她掐住大楚命脉的绞索。
“东家,楚翊的税吏已到城门口。”账房压低嗓音,袖中匕首抵住个瑟瑟发抖的盐商,“这厮刚向知府告密,说咱们私贩官盐。”
萧清欢轻笑,将一袋金瓜子塞进盐商衣襟:“陈老板的盐引是假的,告到御前……先掉脑袋的该是谁?”
江面忽起骚动,十余艘官船破雾而来,桅杆挂着“户部稽察”的玄旗。
税吏踹开仓门时,萧清欢正悠然煮茶。
“柳东家好胆识。”税吏头目踢翻盐垛,“私囤官盐三万石,够诛九族了!”
萧清欢吹散茶沫,腕间锁魂印从袖口露出一线猩红:“大人不妨看看盐袋烙印。”
税吏割开麻袋,脸色骤变——每粒盐都裹着薄如蝉翼的蜡壳,壳上烫着漠北狼纹。
“这是漠北王庭的贡盐。”她将户部批文拍在案上,“皇上亲批‘柳氏专营’,大人要抗旨?”
暗处弩箭悄然上弦,税吏冷汗浸透官服,忽见盐垛缝隙渗出黑血——告密的陈老板被活活钉在盐堆后,心口插着根盐秤。
子时漕船行至瓜州渡,两岸芦苇忽起火光。黑衣人踏水而来,刀锋斩断缆绳,盐包坠江溅起白浪。
夜色如墨,江面上风急浪高,一艘古朴的货船在波涛中艰难前行,船身两侧,灯笼的微光在黑暗中摇曳,仿佛是这茫茫江面上唯一的指引。萧清欢,一袭劲装,身姿挺拔,立于船头,她的眼神锐利如鹰,穿透夜色,直视远方。
“东家,是楚翊的龙骧卫!”船老大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与不安,打破了夜的沉寂。他指向后方,只见江面远处,灯火阑珊,一艘艘战船如鬼魅般迅速逼近,甲板上人影绰绰,寒光闪烁,那是楚翊麾下最精锐的部队——龙骧卫。
萧清欢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她毫不犹豫地抓起身旁的火把,用力掷向平静的水面。火把在空中划出一道绚烂的轨迹,落入水中,瞬间,油花四溅,遇火即燃,熊熊烈焰腾空而起,照亮了半边江面,也映出了她坚毅不屈的脸庞。烈焰之中,数百个木箱缓缓浮出水面,它们被精心伪装成普通的货物,实则满载着前朝旧部用以颠覆时局的“沉盐”。
“烧得好。”她低语,目光冷冽地扫过那些在火海中挣扎的追兵,每一声哀嚎都像是为她心中的信念助威。“告诉楚翊,江南盐路每断一日,漠北铁骑就近百里。”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就在这紧要关头,对岸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同战鼓擂动,震颤着江面。只见一辆轮椅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碾过堤坝,向着这边疾驰而来,轮椅之上,坐着一位身着银甲的老者,正是谢危。他面色苍白,但眼神坚定,手中紧握着一卷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那军报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
“漠北盐价暴涨,边军哗变!”谢危的声音在夜风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畔。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萧清欢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对局势的担忧,也有对未来的决绝。她知道,这一刻,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