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十一章:舌,战群儒,演技炸裂 (第1/2页)
巍峨庄严的奉天殿内,百官肃立,气氛凝重。
这是《大明风华录》中一场极为重要的朝堂大戏。永乐大帝因边疆战事吃紧,欲增派赋税,引得素来以“清流”自居的几位东林党骨干大臣联名上疏,慷慨激昂,直指朝政弊端,矛头隐隐指向了深受皇帝倚重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
林达饰演的魏忠贤,身着深紫色蟒袍,头戴黑色官帽,手持象牙笏板,垂首立于丹陛之下。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但那双微微眯起的眼睛里,却不时闪过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精光。
饰演几位东林党大臣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戏骨。他们个个义正辞严,声情并茂,将那些忧国忧民、直言敢谏的“忠臣”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皇上!边疆战事,固然重要,但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若再横征暴敛,恐激起民变,动摇国本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捶胸顿足,声泪俱下。
“臣附议!”另一位中年官员也跨前一步,朗声道,“近年来,阉党祸乱朝纲,侵吞赋税,鱼肉百姓,致使民怨沸腾!若不严惩奸佞,澄清吏治,大明危矣!”
他们的矛头,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这“阉党”、“奸佞”,指的正是魏忠贤。
孙浩和张扬站在百官的队列之中,饰演两个不起眼的小官。他们交换了一个幸灾乐祸的眼神,等着看林达如何应对这群“正义之士”的口诛笔伐。他们不相信,一个新人,能在这么多老戏骨的强大气场之下,还能有什么出彩的发挥。
郑国峰导演坐在监视器后,表情严肃,眼神紧紧锁定着场中的林达。他知道,这场戏,对林达来说,是一次真正的考验。他不仅要面对多位老戏骨的集体“发难”,还要在唇枪舌剑之间,展现出魏忠贤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过人之处。
龙椅之上,陈道明老师饰演的永乐大帝,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他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淡淡地扫了一眼丹陛下的魏忠贤。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达身上,等待着他如何辩解,或者如何被这群“忠臣”驳得体无完肤时,林达饰演的魏忠贤,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他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而是,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但嘴角,却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带着几分嘲讽和不屑的冷笑。
“呵……”
一声轻飘飘的,几乎微不可闻的冷笑,从他喉咙里溢出。
这声冷笑,像一根无形的针,瞬间刺破了朝堂之上那慷慨激昂、义愤填膺的氛围。
那几位正说得唾沫横飞的东林党大臣,声音戛然而止,愕然地看着魏忠贤。
“魏公公,你……你笑什么?”一位年轻气盛的言官,忍不住厉声质问。
林达饰演的魏忠贤,这才缓缓抬起眼皮,用那双浑浊却又锐利无比的眼睛,扫视了一圈面前这些所谓的“清流”名士。
他的声音,不高,不快,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阴冷和压迫感:
“咱家笑……笑各位大人,真是……忠心可嘉啊。”
他特意在“忠心可嘉”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