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练内功 (第1/2页)
九月的第一周,游戏圈的风向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从日本媒体的星辰月入千亿日元,再到国内媒体的,星辰游戏即将“超越”腾迅,这个的梗已经开始逐渐传了出来。
虽然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星辰非游戏业务的“黑天鹅”事件。
可无论如何,星辰拥有“媲美”腾迅级别的资金是真的。
再加上当下星辰的游戏平台,渠道,以及在玩家口中的口碑,不少媒体都已经在“预测”,星辰将在几年后替代腾迅,成为华夏游戏的龙头老大。
一时间,星辰游戏成了那个“房间里的大象”
而且真有人开始相信星辰有可能会超过腾迅,以至于腾迅股价都有所波动,而作为风暴的中心,星辰内部却出奇的平静。
楚晨否决了运营部门想要进行“降温”的方案。
他的理由很简单。
“当美国人说你有核弹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既然媒体都已经开始炒作了,就算再降温,也很难降温到哪里去,不若干脆就用这个热度要求自己,朝着那个目标去奔。
当所有人都相信你是的时候,你不是,也是了。
所以就在外界熙熙攘攘,吵吵闹闹的同时,星辰正在狂练“内功”
楚晨在九月初,完成了星辰内部的工作室调整,对现目前星辰的工作室进行了一定的人员重组,和开发方向的确定。
说来也有趣。
这一次之所以进行工作室调整,主要原因并不是开发团队有什么问题,而是为了整理后端的,财务,行政.
由于工作室独立财务核算的制度,之前工作室不多的时候,每个工作室就跟个分公司一样,有自己的财务核算审计
可随着工作室变多,后端的部门不可避免的就变得臃肿低效起来,而且财务独立还容易引起很多扯淡的,鸡毛蒜皮的事情。
比如《终末战线》这种已经运营了的游戏整个工作室都透着一股“财大气粗”的氛围,各种申请的预算也是拉满。
而同期其他还未上线的工作室,就跟个“丐帮”一样。
虽然分红制度,一开始确实是有让工作室更有动力的核心,但这毕竟是工作室,不是分公司。
最终楚晨还是对后端部门进行了重组,顺带对前端的游戏工作室,也进行了一定的人员重组和开发方向的确定。
这些调整从8月底开始,到9月初,基本上就开始执行落地了,“初创王朝”“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这一刻还是很明显的。
在最终的调整之后。
星辰游戏全球一共拥有近十个游戏开发团队。
分别是A1:星辰工作室,由楚晨直管,核心团队就是星辰的元老。
作为星辰最大的工作室,旗下又分为好几个小组。
终末小组,主要的工作是持续开发《终末战线》,以及其衍生作品,目前正在开发的游戏是,包含幸存者LIKE,肉鸽,升级,元素的《终末战线:小队》
还有一个,微纪元小组,主要工作是开发《微纪元》
A2:浮梦工作室,当前负责人是焦晓飞,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前腾迅,当前主要工作是开发《浮梦长歌》,和《浮梦长歌》的衍生游戏《包袱英雄》,以及《猫猫》后续的新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