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往昔须臾之梦(三) (第1/2页)
张述桐努力想看清它的样子,可视野里只有一串滚滚的黑烟。
他眯起眼想了想,没猜错的话,那应该是“残桥”的方向,那座桥是曾经的入岛口,只是到了2012年早已荒废。
可无论从前是什么样子,岛上绝不该有一列火车。
他从前觉得这个世界没什么好看的,找不到多少熟悉的建筑也找不到多少熟悉的人,便一直跟在路青怜身边。可事实并非如此。
——找寻最深处的秘密。
是该出去看看了。
张述桐回过头,路青怜又趴在课桌上午睡了,他见状不再犹豫,直接出了教室。
火车的位置离学校不算太远,出了校门走一段距离就能看到。
果然是在“残桥”,只是一座桥上怎么可能会有火车?等张述桐走近不由愣住,那座水泥浇筑的桥梁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火车的轨道。
湖面自然变成了地面,桥的入口也成了月台,他站在月台里,四周寂静无人,斑驳的轨道自脚下延伸,如一条蛰伏在地面上的巨蛇,一眼望不到尽头。
张述桐好像明白了,他记得路青怜曾问过母亲,“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路母说爸爸还在火车上,火车开得很慢……所以在她的梦里,入岛口是个车站,许久不见的爸爸会乘着老式的绿皮火车来到岛上,尽管开得很慢很慢,但总有到达的一天。
张述桐抬起眼,看到了远处轨道上冒着浓烟的火车,它始终在行驶着,却始终没有靠近。
张述桐又看到了列车的时序表,却只有一个时间,是晚上七点,这也挺奇怪的,他开始想不明白,随后猜到了一个好笑的可能——
冬天里放学的时间是六点多,出了校门,按她那左瞧瞧右看看的习惯,走到月台正好七点。
至于为什么早上没有,是因为早上她要上学,为什么中午没有,是因为中午她要午睡。
张述桐试着沿着铁轨往前走,想看看它通往何方,可走了一会便被迫停下了,他再次碰到了梦境的“边界。
但也难怪,那本就是不存在的东西。
张述桐又等了一会,确认那列火车还是没有靠近的意思,便慢步走回去。
整整一下午的时间他用双脚丈量了半个小岛,其他地方倒没什么变化,中心是城区、外围是荒野,更外面则是湖水,消失的只有当年的入岛口,那座“残桥”。
夕阳落下了,是时候接小路青怜放学,张述桐回到学校,在办公室看到了母女两人。
原来是为了打架的事来的。
路母给那个被打的男生拿了副药贴,让他回去敷着,整个过程倒也相安无事,男生的家长去年刚在庙里上过香,对路母有种潜意识里的尊重,张述桐还看到男生脸上有个尚未消退的巴掌印,男生老实地道了句歉,大人们也点头示意。
只有一个人不愿配合,路青怜面无表情,一双眸子冷得可以,颇有几分长大后的气势。
她周身的温度仿佛都降低了,可惜年纪还小,触发不了张述桐的汗毛雷达。
原来路青怜也有赌气的时候。
出了学校的大门,母女俩在路上走着,她闷闷地问:
“为什么道歉?”
“我道歉不是因为你做错了。”
“那是什么?”
“是让这件事过去,说开以后,你就不会把它憋在心里了。”女人嗓音温柔。
她们没有回山,而是绕到了学校后面的湖岸边。
路母蹲下身子,又是一条蛇从草里爬出来,还蛮有礼貌地带了伴手礼,是一只刺猬。
女人便笑笑说:
“看,不要像个小刺猬,看起来浑身是刺,其实很脆弱。”
路青怜没有说话,默默地看着湖面。
“爸爸没有不要我们。”半晌,女人又说,“他只是有些事情,他很爱你也很爱妈妈,等处理完那件事,我们就可以住在一起了。”
那条礼貌蛇见到了未来的小主公,很有眼色地把刺猬放在路青怜脚边,却被她一脚踢远。
张述桐猜测,她用这个举动表示决不当脆弱的刺猬。
巨大的日轮沉入湖面,母女俩坐在岸边,不知道在眺望些什么,路青怜倚在妈妈怀里,女人哼着一首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一曲终了,她斟酌道: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万一妈妈哪天不在你身边了……”
路青怜捂住耳朵。
路母轻叹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天色已晚,他们该回去了,张述桐今晚想睡屋里,刚要加快脚步,眼前却是一黑,再睁开眼时身处一间教室。
这是一天中的黄昏时分。
玻璃上贴着雪花,不知道圣诞节尚已过去还是将要来临,孩子们挤在讲台下的空地,他们手拉着手,在老师的指挥下排练着元旦的合唱。
张述桐在人群后方看到了路青怜,她比同龄人高些,粉唇微张,专注地看着老师的指挥。
在梦里可以肆无忌惮地凑近耳朵,她歌唱得很好听,声音却不算大,清冽如冬日的溪水,张述桐听了一会,竖起大拇指。
排练结束了,大家背起书包,张述桐慢悠悠地路青怜跟在身后,他们今天花在路上的时间长些,她有双崭新的靴子,专门绕开了化雪的小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