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8章 血屠名惊武安城,扶苏血戟褪儒烟 (第2/2页)
一个关乎封地民生、民政、军备的巨大担子,正悄无声息地悬在他头顶,只等入城后就稳稳落下。
……
武安城的街巷里,往日这个时辰本该是贩夫走卒穿梭、叫卖声此起彼伏的热闹光景,此刻却透着一股死寂的压抑。
临街的绸缎铺早早落了门板,只留一道缝隙,掌柜的趴在缝隙后往外窥望,手指把门板抠出了几道白痕。
粮铺前的幌子被风吹得摇摇欲坠,伙计们扛着麻袋匆匆往后院跑,像是要把所有粮食都藏起来才安心。
几个挑着菜担的农夫慌不择路地往巷子里钻,菜叶子掉了一地也顾不上捡,嘴里还念叨着“快回家躲着,血屠要来了”。
恐慌像瘟疫般在城里蔓延,三三两两的百姓聚在墙角、树下,压低了声音议论,却难掩语气里的颤抖。
“听说了吗?那连破韩赵两国的‘血屠阎罗’,就要来咱们武安城了!”
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声音发紧,“就是那个八日破新郑、三日下邯郸,杀得韩赵两国尸山血海的赵诚啊!”
旁边一个裹着头巾的老妇人吓得往儿子身后缩了缩,颤声道:“秦王难道是糊涂了?
把咱们武安城封给这种煞星当封地!
这城可是咱们赵人祖祖辈辈住了百年的地方,落到秦国血屠手里,还能有好?”
“何止不好啊!”
另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油子接话,他断了条胳膊,是当年守城时被秦军伤的。
此刻提起赵诚,眼里泛着惊惧,“我曾随将军李牧作战,李将军排兵布阵出神入化,多年未尝一败,更是文武双全。
但这样的人物,却被那血屠一战就败了。
可见可血屠凶煞!“
还有人颤抖着声音说,“听说他能一戟杀百万大军,还能劈天裂云,徒手接雷!”
他越说越邪乎,周围的人听得脸色煞白。
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慌忙捂住孩子的耳朵,可那孩子还是听到了血屠之名,当场吓哭了,“哇”的一声哭嚎在寂静的街巷里格外刺耳。
“这要是哪天他不高兴了,”
老兵油子咽了口唾沫,声音压得更低,“怕是动动手指头,就能把咱们半个武安城的人都杀了!
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血屠阎罗”的名号,自灭韩之战后就传遍了六国。
母亲哄哭闹的孩子,只消说“血屠来了”,孩子立马就不敢作声。
宴席上若是有人提起“赵诚”二字,满座的欢笑声会瞬间凝固,连喝酒都变得沉默压抑。
如今听说这位煞星成了武安城的新主人,满城百姓只觉得天塌了一般,家家户户都在烧香祷告,盼着这尊阎罗能高抬贵手。
城南的“迎客来”客栈里,临窗的一桌却透着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沉静。
桌上摆着几碟素斋、一壶清茶,茶香袅袅,冲淡了窗外飘来的恐慌气息。
主位上坐着个白衣少女,青丝如瀑,眉宇间带着几分清冷,正是天宗当代掌门云渺。
她指尖捏着茶杯,杯沿被捏得微微泛白,方才楼下百姓的议论声,一字不落地钻进了她耳中。
“血屠残暴至此,竟让一城百姓闻风丧胆,连六岁孩童听见他的名字都要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