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斋天闻刀鸣 (第2/2页)
他将那一个沾了灰尘的山楂球碾碎了,然后转身,一只手握着横刀,一只手拿着糖葫芦,眸子倨傲,却也颇为享受这个佛门的长生经法会。
他抬起头,看着长生经法会最中心的地方。
那是一座佛塔,塔身上有了青苔,让石质的佛塔看上去古意幽幽,周围的巨大香火,还有经幡等物件,装点着这卧佛寺中,犹如那人间佛国。
…………
李镇岳缓步徐行,他看着旁边走过的僧人,这个朔方军中的悍将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一股血腥气息,可是又偏偏还在活动……”
“死人?”
李镇岳脸上粗豪坚毅,没有丝毫表情,眼底没有情绪。
看到那边有人在交谈。
一个胡子拉碴的男子道:“当真有用吗?”他的骨架很大,可以想象得到,曾经是个很豪勇,有一把力气的好男儿,但是现在,左腿的裤腿空空荡荡的,衣服在身上披着。
一名女子搀扶着他,轻声道:“当然啦。”
“这里可是卧佛寺啊,听说摸一摸卧佛寺的佛像,瞎子的眼睛也能变好。”
“六哥你的伤一定会好的!”
女子很肯定地笑,那男子眼底也有了些希望,女人转过身,擦了擦眼泪,李镇岳看着那男子,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男人身上属于行伍中人的气息。
是军中的人,只是负伤。
李镇岳目光扫过周围,看到里面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身上有伤病的,其中很多明显不是正常的疾病,是被殴打,或者说刀剑劈砍出来的伤口,断臂,目盲,腿瘸。
是溃军,是叛军,是因此而出现的匪徒们,如刀一般地凌虐了百姓;是曾经为大唐战斗的士卒们,负伤之后,回归了农田。
李镇岳呼出一口气,他忽然明白,卧佛寺的香火为什么会这样地鼎盛了,安史之乱,对大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即便是现在,叛军逐渐平定下来。
可是,民间太多人身上有伤疤病痛。
青史上的一行字,百姓却要用一生去承受。
那些病痛,残疾,对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和以前健康生活的对比,以前可以抱着孩子,以前可以健步如飞,现在都做不到,这种对比,将会一直纠缠他们的余生。
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
卧佛寺的传说,就像是虚无缥缈的希望,当处于生活的绝境之下,种种艰难困苦压在身上的时候,人们会下意识愿意相信那些,平日看着绝对不会相信的东西。
即便是一丝丝虚无缥缈的希望,终究也是希望。
何况是已经有过显灵事迹的卧佛寺?
这并不是愚钝和蠢笨,只不过是普通人在生活的痛苦和折磨之下,所能找到的最后的一线希望,就像是绝症之下,对一切偏方的盲从。
正是安史之乱,才导致了卧佛寺香火如此鼎盛,才导致了这一次的长生经法会,前所未有的繁华。
也才导致了,难以寻找到李隆基。
但是,裴家众人在意的是李隆基,李镇岳的目标只是这些人,之前三十余人一起行动,他不好动手诛杀裴玄豹和裴昂驹,如今到了卧佛寺中,香火鼎盛,百姓香客极多。
为了寻找到太上皇李隆基,裴家众人都分散行动。
李镇岳从那些百姓的身上移开目光。
背着一个巨大的匣子,缓步往前。
匣子中装着的,是那柄曾在星宿川和青海湖,斩杀敌人无数的沉重陌刀,僧人们本来想要让李镇岳把这匣子放下,他直接拿出了军中令牌,这才强行进入。
“裴玄豹,裴昂驹……”
易容后的李镇岳目光扫过了两个方向。
最后他的目光锁定了心绪难安的裴玄豹。
先杀他吧。
缓步往前,顺着人潮,朝裴玄豹的方向走去,叮当叮当的声音里,人们交谈声,僧人诵经声,经幡在混着香火的风中翻动的声音,混合成了一种肃穆又庄严的氛围。
无数的香火充斥在卧佛寺上空的天空中,似乎让神佛都要驻足,垂眸看向这里的百姓和众生,预备赐予百姓以无限的祝福。
古槐集中,玄坛化法;江河之下,蛟龙厮杀。
而这卧佛寺中,一片祥和。
当,当,当——
卧佛寺中那一口古朴的大佛钟被敲响了。
肃穆的佛钟声音传遍了整个寺庙,裴玄豹抬眸,裴昂驹眉宇舒展,裴玄鸟迅速把糖葫芦吃掉了,而李镇岳则是抬眸,顺着人潮和香火,朝着佛塔那里涌去汇聚。
朝堂,世家,兵戈,战将,妖魔,邪祟,佛陀,长生。
犹如浪潮汹涌,汇聚在佛塔之下。
佛塔下面,一名老迈的僧人伫立在那里,身穿一身简朴却庄重的袈裟,脸上多有皱纹,神色慈悲祥和,大有大德真佛的韵味,旁边人喊道:“这就是方丈啊!”
“是啊,听说已经一百多岁了,真正的佛门高人!”
“佛法高深,无量功德啊!”
长生经法会,供天法事开始了。
【斋天】。
开启!
百姓激动,李镇岳侧眸远望,忽而眸子微微收缩。
背后匣子里,那柄陌刀,微微鸣啸。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