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关东的政治地位 (第1/2页)
林山河办公室中。
陈知行坐在沙发上,林山河坐在单人沙发,面前的一叠文件中全都是内部关于关东的所有内容。
“就这么一点?”
陈知行皱着眉头看向林山河,这不应该啊,整个关东就这么一点资料?谁信啊!
就单纯的分析政治格局,权力格局都不止这么一点文件吧?
而且...全都好事...唯一一点问题就是矿难案,还一笔带过了。
“这些就是陶伯谦任职关东省委书记时到现在一共汇报上来的资料。不过,据张秘书长所说,这就是所有的资料了。”
“常委那边呢?”
林山河闭口不言。
纪委常委,可不是由科室主任兼任的,一般是由其他部门的负责人。
什么最高检、最高法、政法委、审计署之类的。
这一次受到处罚的,也是那些纯常委,没有其他职务的人。
就类似于张国远这一类,纪委常委、纪委秘书长。
见他的样子,陈知行就知道了,这其中怕是有什么其他的因素。
想想也是正常的,十八位常委,纪委这边占据十二席,其他部门负责人占据六席,大概率问题出在这六席上。
“政法委、公安部、最高检、最高法等部门全都是配合的,这其中的一些资料,还是他们拿出来的。”
林山河苦笑了一声,死死的皱着眉头。
这合理吗?
这一点都不合理啊!
关东作为长子,结果系统里面都只能找出来这么一小叠的资料?
这特么...一个处级被抓了之后的资料都不止这么一点吧!
“主任觉得,没问题?”陈知行瞥了林山河一眼,他才不相信没问题呢。
就这么一点资料明显就是不正常的!
林山河点燃了一支烟,起身,站在窗前,长叹了一口气。
“小陈,这不一样,你懂吗?”
“我给你打个比方。”
林山河深吸一口烟,烟雾在窗前凝成灰白的旋涡:“明朝开国时,朱元璋将九边重镇视为国本。辽东都司统辖关东,看似偏远,实为帝国命脉。”
“就像现在关东的煤矿和重工业,占全国产能三分之一。陶伯谦在关东任职期间,光是瞒报的矿难就涉及十四万吨优质焦煤。”
“嘉靖年间,严嵩党羽把控辽东军需,朝廷明知有问题却不敢彻查。”
“为什么?因为动了辽东,九边防线就会崩!”
“现在关东的情况更复杂。”
他抽出张泛黄的地图:“关东国资委控股的47家能源企业,供应链牵扯半个华夏的工业体系。陶伯谦深耕二十年,早把这里变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陈知行突然按住地图某处:“就像当年毛文龙镇守皮岛?”
“聪明!”
林山河眼睛一亮:“表面看是戍边大将,实则走私军粮、私设税卡。朝廷既要用他牵制后金,又怕他尾大不掉...”
“区别在于,我们现在面对的可不是一个毛文龙。”
林山河声音发冷:“而是整张由能源、运输、审批权编织的巨网。牵一发,动的是国计民生!”
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上面用红笔画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