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封疆悍卒 > 第204章,农稷房

第204章,农稷房

第204章,农稷房 (第1/2页)

夜色褪尽,天边漾起鱼肚白。
  
  铁林谷从沉睡里睁开眼。远处的校场传来战兵们操练的号子声,许多孩童追逐打闹着,奔向食堂方向,嘈杂声混在蒸笼的热气里飘向远处。
  
  天光大亮的时候,工坊区开始热闹起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拉锯声此起彼伏,像无数根琴弦在晨光里震颤,透着股热腾腾的生机。
  
  如今的铁林谷,带着半军半民的利落劲儿。
  
  日常操练有小旗伍长盯着,开荒、修渠、建房有工头调度,就连每日的工分登记、粮草分发,都有专门的帐房先生一笔笔记着,井然有序。
  
  考虑到铁林谷日后的消费场景,林川也推出了不少能让普通劳工也能赚银子的政策。
  
  “革新榜”就是其中之一。
  
  简单说,就是谁有新点子,能让织布快些、打铁省些力气,或是能琢磨出更合用的农具,都能往上面递条子,不识字的就当面去说,一经采用,都有赏银。
  
  告示区的木榜上,已经用朱砂写着各式被采用的悬赏,从“改良纺车赏粮一石”到“制出省力打水器赏银十两”,陆陆续续已经记录了二十多个。
  
  先前总有人觉得这榜子虚张声势,直到上个月,烧窑的老头琢磨出用石炭渣混着黏土砌窑的法子,真就领了赏银。打那以后,递条子的人渐渐多了,木榜上的红笔字添了又添,倒真攒下些实在的新鲜法子。
  
  “老人家,您慢点说,我先记下来……”
  
  年轻的登记员把毛笔往砚台里蘸了蘸,看着面前的老农。
  
  老农脸色黢黑,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那地……生地!种不成!土太瘦,得、得喂东西!”他张开枯瘦的手比划着,“茅房里的、牲口栏里的、还有那烂叶、麦秸……堆一堆,沤烂了,往地里一撒,苗才能长……”
  
  登记员愣了愣,笔尖悬在纸上:“您是说……粪田?”
  
  “对!对喽!”老头一拍大腿,“老辈子种地都这样!不喂饱地,它不长粮食!那两千亩新地,不弄这个,明年开春准得荒着!”
  
  登记员皱着眉把话记下来。他知道谷里新开的地多是荒坡改的,土确实薄,可他是读书人出身,对种地的事情一概不通。想了想,便去找南宫珏。
  
  南宫珏正在和林川商量冬小麦的事情,听了登记员的汇报,也是有些懵。
  
  倒是林川听完后,忽然笑了起来:“这老汉说的对,是得堆肥啊!”
  
  “堆肥?”南宫珏听得一头雾水。
  
  林川也不解释,叫人把那老农请来,递过一碗热水:“老丈,您说的堆肥,是不是把秸秆叶子什么的和人畜粪便混在一块儿,淋上水,让它烂透了?”
  
  老农瞪大眼睛:“大人也懂这个?”
  
  “懂得不多,但知道这个很有用。”林川点点头。
  
  眼下已入秋,再有月余,便是种植冬小麦的时节。
  
  在西北大地,百姓多是靠天吃饭,种下几亩薄田,顶多施些人畜粪便,以后便只能听天由命。若是遇到旱涝天气,苛捐杂税缴完,一家人的生计就会面临大问题。一年下来,若是一亩地能收百十斤粮食,便已是谢天谢地的丰收年景。
  
  可后世的田地,亩产数百斤是寻常事。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两点:一是水利,二是施肥。
  
  水利并非简单的引水灌溉,而是要修水库、挖水渠、打水井,做到旱时能浇,涝时能排,让土地不再受老天摆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