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军中辩论 (第1/2页)
“纲常能挡鞑子的刀吗?”
王铁柱问道,“大人带我们去偷袭青州城,就留了二十弓箭手,府军来打的时候,好多辅兵都上来帮忙。百户要是在场,是不是该先喝止他们’没规矩’?”
一名总旗忍不住插话:“此言差矣。军伍如车,将官是轴,士卒是轮,劳工辅兵是路上的石子,各司其职方能前行。若轮要与石子称兄道弟,这车还能走吗?”
“照你这么说……”一名战兵在角落里小声道,“车轴断了,是谁扛着木头去修的?是石子!”
课堂里顿时响起一阵低笑。
百户的脸更红了,却依旧梗着脖子:“你们这是用小民之仁,坏军伍大义!食君之禄,当思报国,岂能总惦记着棉袄热汤这些琐事?”
“琐事?”王铁柱摇头,“对大人来说是琐事,对弟兄们来说,那是命!你让一个饿着肚子、冻着身子的人去’忠君报国’,跟让他去送死有啥区别?铁林谷的规矩,就是让干活的人有饭吃,拼命的人不受屈,这不更实在?!”
百户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指着王铁柱说不出话。
林川敲了敲石板,笑着问百户:“你读过书?”
百户被问得一愣,随即挺直腰板,拱手道:“学生周砚,出身边军将门,自幼通读兵书,十五岁入营,从斥候做到百户,大小战役经历过二十七场。”
他刻意加重了“将门”二字。
“家父常教诲,军伍之中,’威’字重逾千斤。若上下无序,士卒敢与将官辩驳,辅兵敢与战兵争食,这仗不用打就先输了。”
林川点点头,指尖在“威”字上轻轻敲着:“你出身将门,想必对‘军威’二字有更深的体会。那你觉得,当年令尊在战场上,是靠军法让士卒冲锋,还是靠别的?”
周砚想也不想:“自然是靠军法!临阵退缩者斩,延误战机者斩,违逆将令者斩。正是这’三斩’,才能带出常胜军!”
“那令尊有没有说过……”林川语气平淡,“为啥同样的军法,有的队伍能守住城,有的队伍守不住?”
周砚语塞,眉头紧紧皱起。
“你方才说那三斩,是军法。”林川目光扫视全场,“诸位西陇卫将官,在边军多年,见惯了令行禁止的队伍。可今日我想问,什么样的军威,才能让一支部队不用督战,不用喊杀,自己就敢往刀丛里扑?让每个士卒都觉得’该我上’,而不是‘要我上’?”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静水,西陇卫的将官们都愣住了。
周砚眉头紧锁。
他一直坚信治军靠的是“三斩令”,可要说“主动往刀丛里扑”,似乎总少了点什么。
林川没等他们回应,继续道:“想必大家都听过铁林谷的几次战例,包括上月拦下鞑子千人队的那场。”
周砚抱拳道:“自然听过。以寡敌众,硬撼骑兵,铁林谷的威猛,西陇卫上下都佩服。”
旁边几位也纷纷点头,眼里带着明显的敬意。
林川点点头,话锋却陡然一转:“诸位只知战果,可知过程?”
周砚摇头:“学生不知……还请先生解惑。”
林川笑道:“那日斩杀千人队的,乃是铁林谷的一支百人队。”
所有人面色顿时僵住,周砚失声道:“百人队?对抗千骑?”
这怎么可能?
众人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