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无辜躺枪。 (第1/2页)
城北分局。
三中队办公室里。
也就是茶水间和男厕所中间的办公区域。
电话‘叮铃铃’的响起来。
猫子赶紧把听筒拿起来:“喂,这里是城北分局三中队。”
电话那头一头雾水:“三中队?你们单位什么时候有三中队了?这不是江建兵他们办公室的电话吗?”
猫子不满道:“电话被我们征用了,说吧,你找谁?”
“杨锦文在不在?”
“我们队长?我是队副,我姓……”
“你把电话给他。”
“找我也行,你直接说事儿。”
电话那头很不耐烦:“也行,也行,你是队副……”
猫子嘴角微微翘起,嘴里哼了一个‘嗯’字。
“我们是嘉兴区桥头路派出所,上面委派我们找的失踪人口,我们这里有一名符合你们要求的。你们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这边约见一下家属。”
猫子心里一惊,昨天他和杨锦文跑了一整天,就是为了找三名死者的身份信息。
即使市局向各大分局、县局发出了协查通告,但也要他们亲自跑一趟,看看符不符合条件的。
但一天是跑不完的,趁着早上有空的时间,杨锦文去了法医室,一会儿还得出门排查。
这通打电话来,那就说明已经有一个死者身份快出来了。
猫子立即回答道:“我们马上就来,对了,是找到符合了哪一具尸体的特征?”
但电话挂了,响起“嘟嘟”的声音。
猫子站起身,拿上笔记本和钢笔,穿上外套,直奔法医室。
这会儿,杨锦文和温玲正坐在长凳上。
法医助理张磊,坐在桌子的对面,把脑袋埋在一堆仪器后面,他不想看见这两个人。
他一边吃着手里的包子,一边翻看解剖案例。
温玲拿出一堆解剖照片,开口道:“这三具尸体的身高你都知道了,解剖后呢,没有发现器官有病变的情况。
也就是说,他们没患过重大疾病,想要通过医院来找人,这条路堵死了。
年龄情况是,一号死者是在38岁左右。
四号死者是42岁,五号死者最年轻,25岁上下。”
杨锦文沉吟道:“这种情况是查不出来的,我琢磨得看骨头。”
温玲皱眉:“骨头?”
“就是骸骨,把肉剥离掉,得在关节的地方切下来,然后用大锅煮,把肉煮脱,只剩下骨头,然后拼凑骸骨,看骨骼情况……”
这时候,桌子对面传来一阵干呕声。
张磊赶紧抬起头来,摆了摆手:“不用管我,你们继续。”
温玲笑道:“张磊有胃病,不是真的觉得恶心。”
杨锦文点头:“现在情况是,表皮的身份特征被火烧了,看不出什么情况来,通过内脏器官,也无法判断他们的身份,只能看骨骼了。”
温玲摇摇头:“我学的是病理学,不是搞法医人类学的,这个我怎么给你弄?就算是脱骨后,也找不到人呢?”
杨锦文叹息一声:“要真是这样,只能保存他们的DNA,等未来技术成熟了,应该能匹配到他们的身份,把遗骸还给他们家里人。”
温玲眨了眨眼:“如果查不出来,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
“不会的。”
“对了,那三个犯案人审的怎么样了?”
“苟浩撂了,和之前他在录像厅的招供恰恰相反,他就是主谋。
七具尸体,其中有四个人都是他杀的,三号尸体严大洪。
五号尸体,也就是这个25岁的年轻男子。
另外就是六号和七号尸体,杜立成和于兰。
四号尸体是寇勇杀的,一号尸体和二号尸体是赵雄杀的。”
“赵雄认了?”
“认了,那把榔头是从他家菜园里挖出来的,他的指纹几乎是覆盖了赵雄和苟浩的指纹。
除此之外,那榔头上残留了七名被害人的血迹、脑浆和头发,这些都要经过DNA比对。
技术队全都去省城的物证中心了,准备提取DNA,马主任也想带着人去学习一下。”
温玲的表情阴霾下来:“这把榔头像是击鼓传花,到谁手上,谁就动手杀人。连杀七人,也是唯一的物证,真够吓人的。
对了,我听刑警队的说,苟浩年轻的时候,他在五羊镇放了一把火,烧死了两个小孩,这事儿他认了吗?”
杨锦文摇头:“没认,他说不是他干的,而且也没证据表明是他干的,这个案子没办法算在他的头上。”
“真是坏种,这种人枪毙十次都不为过。”
杨锦文问:“到底能不能脱骨?”
“我得打报告。”
杨锦文见她答应了,一脸笑嘻嘻。
对面桌的张磊又“呕”了两下。
这时候,猫子推开门:“杨队,嘉兴区桥头派出所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例报警,符合纵火杀人案的尸体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