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00章:群贤毕至,共议长久之策

第300章:群贤毕至,共议长久之策

第300章:群贤毕至,共议长久之策 (第2/2页)

在救险的时候,许泽注意到很多百姓家中衣物单薄,反复只穿一件破旧的麻衣,而毁坏之后更是无衣可换,断壁残垣之下,大多是几根布条挂在身上,孩童亦是如此。
  
  可见长江沿岸的漕运并没有运作起来,亦或是布匹业不算兴旺,许泽多年兴屯田之策,又有驿亭转运仓储,能解决饱腹的难题,让饥民减少。
  
  但布匹却需要清静养息,那么接下来堤坝、通漕的成就,便是为了让沿岸百姓能够穿上衣物,将布匹再普及一些,让价格不那么昂贵。
  
  沿长江通渠,亦可达到“千帆竞流”的宏大光景,如何不是功德呢?
  
  想必陛下也愿看到此愿景。
  
  回到衙署,许泽叫来了贾玑,问及测算之事。
  
  贾玑满脸苦恼,道:“太难了,君侯,你骂我吧。”
  
  “怎么的呢?”许泽眉头一挑,难道你还会遇见算不出的账?
  
  贾诩忙急道:“好好说!别在君侯面前卖关子!”
  
  贾玑为难的道:“而今还不算通渠的钱,只是重修堤坝,就需要一亿九千二百四十万。”
  
  两人听见这个数字,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多了吧,去年五州之地加起来国库收益也不过比二十余亿钱,其中还有大量的粮食为储藏,算的许都粮价。
  
  也就是说这个数字可以再膨胀一番,大概三十亿左右,当然,实际上都是各种物资转算,这份账也就是少府拿给陛下看的,让阿协大概知晓如今所有。
  
  “拿来我看看,”许泽伸手接过,大致观阅一番,这测算的费用也不算离谱,而且大到邗沟、巢湖两条水系。
  
  小到民夫每日的米粮、日酬,几乎都详尽测算在内。
  
  工期八个月,石匠、水工二千人,力役一万八千人,漕卒屯兵设五千人。
  
  诸葛亮在旁听闻这数字,也叹道:“昔年庐江太守王景,治黄河水耗费百亿钱,但那时国力还很强盛,他又是大汉闻名的河堤谒者,规模宏大,开创的数十年来安流的局面。”
  
  “至近年来战乱不断,方才泛流。”
  
  “如今连年虽有收成,但却也负担极重,军费、俸禄、抚恤、征民、赈灾多事皆需用度,君侯若是将通渠也测算其中,恐怕要逾五亿之财,占国库岁手两成矣。”
  
  言下之意,就是他也不看好。
  
  许泽想了想,拍板道:“叫伯言、子敬、子扬、德祖皆来,这件事需要一同商议。”
  
  半日后,文武齐聚,竟是一场正经的堂议,连座次都摆得整齐,这到扬州之后还是头一遭,以往都只是随意传令,有时甚至席地而坐。
  
  因为许泽比较务实,不看重这些礼仪,堂议的时候将事说完,立刻就分派去办,把时间花在政务上,办完了再相聚。
  
  历史上许多大事,都是反复会议,几日碰头,一旬一大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然后不断改正,方才能将事追成。
  
  如果堂议上的人关系都很好,那就更方便了,有什么难处说出来,群策群力说不定很快就解决了,主持堂议的若凝聚力强,便有主心骨,有些事别人不敢拍板,他可拍板,效率也会倍增。
  
  众人到齐,许泽立起身道:“今有良策,可开江淮之漕运,望诸位共议之。”
  
  诸葛亮、陆议都是正襟危坐,连典韦都抖擞了精神。
  
  如此策论的氛围,就和那时候献屯田策的时候一样,认真不已,容不得嬉笑玩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