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墓室惊魂遇大蛇 (第1/2页)
朱子华的指甲卡在石盖缝隙里时,掌心已经沁出薄汗。
他能听见赵亮明在身后踹许生明的闷响,还有刘一鸣往背包里塞金锭时金器相撞的脆响,但这些声音都像隔着层毛毡,模模糊糊的。
他满脑子都是那支狼毫笔钻进血管的凉意,和道士骨架开合的下颌骨——周爷的问题还悬在墓室里,像根细针扎着他后颈的旧疤。
"咔。"石盖被掀开的瞬间,香油味裹着陈腐的土腥气涌出来。
朱子华屏住呼吸,借着火折子的光往缸里看:深褐色的油面浮着层细灰,中央立着截拇指粗的灯芯,灯芯顶端结着黑黢黢的灯花。
他想起绢帛上"长明镇阴"的字样,喉结动了动,把火折子凑过去。
灯芯"噗"地窜起半尺高的火苗。
橙黄的光漫开时,朱子华后颈的凉意突然退了些。
他盯着跳动的火焰,心跳快得撞肋骨——第一口缸点着了。
"朱老四发什么疯!"赵亮明的骂声炸在耳边,"那破灯能换钱?
赶紧装金锭!"
朱子华没应。
他绕过满地金锭,走向第二口缸。
这次掀石盖时手稳了些,火折子刚碰到灯芯,火苗就"腾"地窜起来,把东墙的壁画映得活了似的——画里的飞天飘带在光里晃,连衣袂上的金线都泛着亮。
第三口缸在北壁下。
朱子华掀盖时,油面突然荡开细波,像有什么东西在缸底游动。
他顿了顿,还是把火折子凑了过去。
灯芯燃着的刹那,整个墓室"轰"地亮堂起来——四角的长明灯把穹顶的星图照得清清楚楚,二十八星宿的金漆在头顶闪着碎光,连影壁上周老太爷的浮雕都褪去了灰败,脸上的皱纹里积着千年的油垢都泛着暗黄。
"操!"许生明直起腰,仰头盯着穹顶,"这灯点了能照见神仙?"
朱子华没理他。
他看着三盏长明灯的光在墓室里交织,后颈的刺痛果然淡得几乎没了。
剩下那口缸在西壁,可他刚要迈步,眼角的余光突然扫到东墙下的一排小木箱。
木箱是檀木做的,箱盖上雕着缠枝莲,锁扣是纯金的,在长明灯下泛着暖光。
朱子华的喉咙突然发紧——他在文物单位当小职员时,见过类似的记载:唐代大墓里,主墓室四壁常藏"散财箱",装的是给守陵人赏钱的金银器,比金锭更精致,也更值钱。
"刘哥!"他喊了一声,声音发颤,"东墙这有箱子!"
刘一鸣凑过来,用洛阳铲撬开锁扣的手都在抖。
箱盖掀开的刹那,满箱的金银器晃得人睁不开眼——金步摇的垂珠堆成小山,银鎏金的酒壶还刻着"长乐未央",最上面放着对鸳鸯纹金镯,镯子内侧的"永结同心"四个字被摸得发亮。
"奶奶的!"赵亮明挤过来,指甲抠住金镯往兜里塞,"早说有这宝贝,谁稀罕那破金锭!"
朱子华蹲在箱前,手指抚过一枚金簪的缠花。
簪头是并蒂莲,花瓣上的镂空纹路细得能透光。
他突然想起老家娶媳妇时,媒婆说"金饰压箱底,日子才厚实",手就不受控制地往布袋里装——金步摇、银酒壶、金镯子,布袋鼓得像怀胎八月的妇人。
"还有西墙!"许生明的吆喝声从那边传来,"这箱子里全是珠子!"
朱子华的呼吸骤然粗重。
他踉跄着跑过去,就见西墙的木箱里铺着红绸,红绸上整整齐齐摆着八颗夜明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