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运筹帷幄、决胜万里 (第1/2页)
刘清明已经将自己进一步修改过的材料通过丁奇交给了国院信息领导小组。
在等待的期间,他接到了处里的电话。
西城区发改委大院。
产业司机械处处长高峰的办公室门开着一条缝。
刘清明站在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高峰抬起头,看到是刘清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招了招手,示意刘清明过去。
“来了。”
刘清明走了过去,站在办公桌前。
“高处长。”
高峰没有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你送来的那份宁远省工业厅的文件,司里的讨论会,通过了。”
刘清明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这么快?”
“快马加鞭。”高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身前,“剩下的流程,就是报给部委做最后确认。这基本就是个形式,不会有人驳回司里已经通过的决议。”
他看着刘清明,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
“否则,就是动摇我们这些下级单位的专业性和信用。所以,部委通常都会认可。”
这番话,点透了发改委一个实权处长的分量。
地方上削尖了脑袋想要巴结奉承,为的就是在讨论会上,能有这么一个人,为他们说上一句话。
刘清明现在,就是这样一个人。
“多谢高处长费心了。”刘清明真诚地道谢。
“是你自己的材料做得扎实,我只是顺水推舟。”高峰摆了摆手,“去吧,把好消息告诉他们,也让他们早点安心。”
“好,我这就通知他们。”
刘清明推门离去,高峰看到他脸上的喜色不禁摇摇头。
如果不是知道内情,会以为刘清明收了宁远省多少好处,才会如此尽心尽力。
但其实,对方连他们送的烟都退给了处里。
这个年轻人,还怀着最朴素的理想。
但刘清明并没表现出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那种傲骨。
而是找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他不怎么抽烟。
这就太会做人了。
搞得高峰都不好意思为难他。
高峰现在只想看看,以后面对更大的诱惑。
他还能不能做心如止水吧。
从高峰办公室出来,刘清明没有马上去停车场。
而是找了个无人的楼梯间,拨通了宁远省工业厅厅长陆荣炳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喂?刘处长?”
“陆厅长,是我,刘清明。”
“刘处长!您好您好!是不是……有消息了?”陆荣炳的声音有些急切。
“有好消息。”刘清明言简意赅,“你们那份文件,司里的讨论会通过了。”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足足十几秒,陆荣炳带着颤音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通……通过了?”
“您是说,通过了?”
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追问了一遍。
“是的,通过了。”刘清明再次确认,“剩下的就是部委的流程,问题不大。但是陆厅长,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谈判桌上的事情,我们帮不了太多,还得靠你们自己。”
“我明白!我明白!”陆荣炳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狂喜,“刘处长,太感谢您了!真的,太感谢了!您是我们宁远工业的大恩人啊!”
“陆厅长客气了。”刘清明没有居功,“另外,我已经通过鸿飞公司,在德国为你们联系了一家老牌咨询公司。这家公司在德国工业界关系深厚,他们会为你们的谈判提供专业的帮助,应该很快就会和你们联系。”
“太好了!太好了!”陆荣炳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反复地道谢。
他缓了口气,汇报起自己的工作进度。
“刘处长,按照您的建议,我们的谈判团队已经飞到了赫尔辛基,正在考察那家芬兰的机床公司。”
刘清明听完,嘴角微微上翘。
时机到了。
“陆厅长,既然戏已经开唱了,不妨就假戏真做。”
“假戏真做?”陆荣炳有些不解。
“最近,外交部、商务部和我们发改委,正在组建一个联合代表团,准备和西方就《瓦森纳协定》的相关条款,进行首轮磋商。”刘清明缓缓说道,“你们在赫尔辛基的谈判,可以参与进来,配合国家的整体战略。”
电话那头的陆荣炳,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他瞬间就明白了刘清明的深意。
他的呼吸陡然变得粗重起来。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并购案了。
这是被纳入了国家战略的一枚棋子!
“刘处长,我明白了!”陆荣炳的声音无比郑重,“我们……我们是国家大棋盘上的一颗子!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努力配合国家战略,演好这出戏!”
“不光是你们。”刘清明补充道,“所有在海外有类似并购案的企业,都会配合这个战略。我们只有拧成一股绳,表现出足够的团结和战斗力,才能在西方人制订的游戏规则里,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空间。”
“我懂了!谢谢您,刘处长!谢谢您的提点!”
挂断电话,刘清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在新单位的第一项正式工作,算是圆满地开了个头。
这种运筹帷幄,决胜万里的感觉,让他心情大好。
他重新投身到全国防指的繁重工作中。
排除了各种不必要的干扰,整个防治体系的运转效率,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下午,刘清明驱车前往京城西郊。
新落成的玉山医院,就坐落在这里。
这是一家完全按照全国防指的要求,在极短时间内拔地而起的专门医院。它的建设标准和隔离级别,甚至比部队的传染病专科医院还要高。
车子驶入医院园区,道路两旁,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例行消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消毒水味道。
整个医院安静而有序。
刘清明看着眼前这座崭新的医院,内心却在想着十多年后的另一场更大的考验。
他力主建设这样一所高标准的专门医院,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疫情。
更重要的,是为未来进行一次全方位的预演。
让国家可以清楚地知道,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大一个超大城市的医疗收治能力。
从设计、施工、物资调配,到人员培训、管理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演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