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继续调查 (第2/2页)
表彰、总结、汇报……一系列后续工作让鼓楼派出所忙碌异常。
陈识作为头号功臣,自然免不了被各方关注和询问,但他始终保持着那份超出年龄的沉稳与谦逊,将功劳归于集体领导和同事协作,这让吴土根和张全胜更是高看他一眼。
相较于特务案的国家安全属性,盗墓案看似危害较小,但其对文物的破坏、对文化遗产的掠夺,同样让陈识感到愤慨。
更何况,系统明确提示,这个团伙的销赃网络正在铺开,若不及时打击,必将造成更大损失。
利用工作间隙,陈识开始独自梳理这条情报。
情报指出,近期四九城黑市出现不明来源的珍贵药材如野山参、麝香,及少量宋代官窑瓷器,与西山一带盗掘古墓案关联,销赃网络正在铺开。
他没有像处理特务案那样立刻上报。
一方面,所里刚经历大案,人手和精力都需要休整,另一方面,这个案件线索相对模糊,藏匿地点不明,团伙成员信息缺失,贸然上报,若调查无果,反而容易打草惊蛇,也浪费警力。
陈识决定,先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前期摸排,等掌握了更确切的证据再向师傅汇报。
接下来的几天,陈识回到所里工作,表现如常。
白天,他认真完成所里分配的巡逻、调解等日常工作,偶尔跟着老刘处理些小偷小摸的案子。
但到了下班后,或是利用休息时间,他便换上了便装,开始了自己的“秘密调查”。
他的第一站,是四九城几个有名的、也是系统默认的“黑市”点。
这些地方鱼龙混杂,是三教九流汇聚之所,信息也最为灵通。
他穿着半旧的棉袄,戴着遮耳的旧棉帽,揣着手,缩着脖子,混迹在人群中,看上去像个家境普通、想来碰运气淘换点东西的年轻工人。
他先是去了离鼓楼不远的一个自发形成的旧货市场。
这里摊位杂乱,卖什么的都有,从旧家具、破铜烂铁到估衣、旧书,空气中弥漫着尘土、霉味和劣质烟草的混合气味。
陈识看似随意地逛着,眼睛却像扫描仪一样,掠过一个个摊位,重点关注那些卖旧瓷器、摆件或者声称有“山货”、“老药”的。
他在一个卖各种瓶瓶罐罐的摊位前蹲下,随手拿起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青花碗,底部有款,但模糊不清。
“老板,这碗怎么卖?”
陈识操着一口略带京片子的普通话问道。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眼皮耷拉着,懒洋洋地瞥了他一眼:“同治的,五十块。”
陈识心里冷笑,这碗做工粗糙,釉色死板,撑死了是民国仿品,还是低仿。
他放下碗,故作失望:“太贵了,看着也不像真的。”
“嘿,小伙子,不懂行别瞎说!”摊主有些不悦。
陈识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似是无意地问道:“老板,您这儿有更好的货吗?比如……宋代的?或者有点年份的老参什么的?家里老人病了,想寻摸点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