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第风云变幻,皇权博弈 (第1/2页)
预言风波后续
神秘预言虽被暂时平息,但它在民众心中留下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朝堂之上,大臣们对预言一事仍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上天对大唐的警示,新政或许触怒了天意。
“陛下,这神秘预言绝非空穴来风,恐是新政推行过于激进,惹得上天不满。”一位保守派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支持新政的大臣则反驳道:“陛下,此乃别有用心之人编造的谣言,妄图扰乱新政推行。若因这毫无根据的预言而动摇新政,实乃因噎废食。”
李佑深知此时不能被预言左右,他决定借一次祭天仪式来稳定民心。在祭天仪式上,李佑身着庄重的祭服,神情肃穆地向天地神明祈祷。
“朕推行新政,旨在富国强民,为百姓谋福祉。若上天有警示,朕定当自省。但新政绝不可因谣言而废止。”李佑在祭天台上大声宣告。
百姓们看到皇帝如此坚定,心中的恐慌逐渐减轻。祭天仪式后,京城的气氛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后宫风云再启
贤妃在得到李佑的宠爱后,野心愈发膨胀。她开始在后宫中拉拢势力,试图与皇后分庭抗礼。
一天,贤妃邀请几位妃嫔到她的宫殿中聚会。在聚会中,贤妃故意贬低皇后,挑拨其他妃嫔与皇后的关系。
“皇后虽位居中宫,但行事过于刻板,不懂情趣。陛下整日忙于朝政,也该有个能让他开心的人陪伴。”贤妃笑着说道。
一位妃嫔附和道:“贤妃姐姐说得是,皇后确实不如贤妃姐姐善解人意。”
贤妃的举动引起了皇后的注意。皇后决定给贤妃一个警告,让她知道后宫的规矩。
皇后以宫中礼仪为由,下令减少贤妃的月例赏赐,并禁止她随意举办聚会。贤妃得知后,心中十分不满,她决定找机会报复皇后。
“皇后如此刁难我,我定不会善罢甘休。”贤妃咬牙切齿地说道。
朝堂新矛盾
在地方新政推进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一些新兴的商业集团与传统的土地贵族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
新兴商业集团支持新政中的商业改革,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的商业限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传统土地贵族则担心商业的发展会影响他们的土地利益,对新政中的商业改革持反对态度。
在一次朝堂会议上,双方代表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陛下,商业改革会让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流向商业领域,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我们必须保护传统的土地贵族利益。”一位土地贵族代表说道。
商业集团代表反驳道:“陛下,商业的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然趋势。新政中的商业改革能够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我们不能因循守旧,阻碍商业的发展。”
李佑意识到,必须平衡双方的利益,才能让新政顺利推行。他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研究商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朕希望你们能够摒弃成见,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商业和农业都对国家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李佑对双方代表说道。
边关异动
就在朝堂和后宫纷争不断时,边关传来了异动。北方游牧民族在边境地区频繁进行小规模的骚扰,似乎在试探大唐的防御能力。
“陛下,北方游牧民族近日在边境活动频繁,有小规模的骑兵越过边界,抢夺百姓财物。我们是否要出兵反击?”一位边关将领奏报。
李佑深知北方游牧民族的习性,他们善于游击作战,若轻易出兵,可能会陷入他们的陷阱。他决定加强边关的防御工事,同时派遣使者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谈判,了解他们的意图。
“朕不想轻易发动战争,但也不会容忍他们的挑衅。先加强防御,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李佑说道。
使者到达北方游牧民族部落后,与他们的首领进行了会谈。首领表示,他们只是因为部落物资匮乏,才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抢夺行为,并无与大唐为敌的意图。
李佑对使者带回的消息半信半疑,他下令边关将领密切关注北方游牧民族的动向,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神秘势力卷土重来
那股神秘的支持守旧派的势力并未被彻底消灭。他们在暗中重新集结力量,企图再次破坏新政。
他们利用朝堂上商业集团与土地贵族的矛盾,煽动双方的对立情绪,试图引发更大的混乱。同时,他们还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新政会导致国家分裂,百姓遭殃。
“陛下,神秘势力又开始兴风作浪了。他们在朝堂和民间制造矛盾,企图破坏新政的推行。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一位支持新政的大臣焦急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