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第新政初行与旧势力反扑 (第1/2页)
李豫登基称帝,改元新号,立志开创大唐盛世新纪元。新皇即位,万象更新,他即刻颁布了一系列新政。
首先是经济方面,推行均田制改革。鼓励开垦荒地,将闲置的国有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规定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赋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设立市舶司,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和促进,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前来大唐进行贸易往来,港口城市一片繁荣景象。
在政治上,李豫对官员选拔制度进行了革新。除了传统的科举取士,增设了专门的经济、法律、科技等科目,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员的政绩、品德进行评估,对于贪污腐败、无能之辈坚决予以惩处。
文化教育领域,李豫大力推崇儒家思想,但也鼓励学术自由。在京城和各地设立了更多的学府和书院,免费为学子提供学习的场所和书籍。邀请知名学者讲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新政初行,百姓们拍手称快,看到了生活改善的希望。然而,新政的推行触动了许多旧势力的利益。
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和世家大族,对均田制改革极为不满。他们原本依靠大量的土地剥削农民,如今土地被分配出去,收入大幅减少。以王丞相为首的旧贵族集团,暗中串联,准备在朝堂上向李豫发难。
一天,早朝之上,王丞相出列,拱手道:“陛下,这均田制看似是为百姓着想,实则破坏了祖宗的规矩。土地乃贵族世传之业,随意分配给百姓,恐会引起社会动荡。”
其他一些旧贵族大臣也纷纷附和:“陛下,王丞相所言极是。这新政推行得太急,我们应该循序渐进。”
李豫看着这些大臣,心中早有准备。他镇定自若地说道:“诸位爱卿,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均田制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有地可种,有饭可吃,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于祖宗规矩,我们可以在遵循其精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王丞相不甘心就此罢休,继续说道:“陛下,这市舶司的设立也存在诸多问题。那些外国商人带来的奇技淫巧,会腐蚀我大唐子民的思想。而且大量的钱财流入外国,对我大唐的经济也不利。”
李豫冷笑一声:“王丞相,你这是目光短浅。海外贸易可以让我们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同时也能让我们的商品远销海外,赚取更多的钱财。这对我大唐的经济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朝堂上双方争论得十分激烈,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李豫深知,要想让新政顺利推行,必须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同时也要想办法分化旧势力。
散朝后,李豫将支持新政的大臣们召集到一起,商议对策。他说道:“诸位爱卿,旧势力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利益。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他们的挑战。同时,我们可以找机会拉拢一些中间派的大臣,扩大我们的支持力量。”
大臣们纷纷表示愿意为新政的推行竭尽全力。
为了向百姓展示新政的好处,李豫决定亲自到民间视察。他带着几名侍卫,微服出巡。
他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看到村民们正在辛勤地耕种着新分配到的土地。一位老农看到李豫等人,热情地招呼他们:“客官,快来歇歇脚。如今这新政真是好啊,我们这些没地的老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土地,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李豫听了,心中十分欣慰。他与老农聊了起来,了解到了百姓在新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灌溉设施不足、种子和农具缺乏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