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陲烽火燃边关 (第1/2页)
大唐内部藩镇之乱初平,新政推行渐入正轨,然而,西边的吐蕃国却如同蛰伏的恶狼,瞅准时机,悍然发动了对大唐边疆的侵略。吐蕃赞普赤松德赞野心勃勃,妄图侵占大唐富饶的河西、陇右地区,扩大自己的版图。
吐蕃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大唐边境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位于河西走廊的凉州。凉州守将郭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深知凉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旦凉州失守,吐蕃军队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到关中地区的安全。
郭勇迅速组织士兵加固城墙,储备粮草和武器,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同时,他派人快马加鞭向长安告急,请求朝廷支援。
吐蕃军队在到达凉州城下后,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赞普赤松德赞深知凉州城防坚固,强攻只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他决定采用围城战术,切断凉州与外界的联系,让城中的守军不战自乱。
吐蕃军队在凉州城外安营扎寨,四处劫掠百姓的财物和粮食,企图制造恐慌。凉州城中的百姓人心惶惶,不少人开始担心城破之后的命运。
郭勇看到百姓们的恐慌,心中十分忧虑。他深知稳定民心是守城的关键。于是,他亲自到城中巡视,安抚百姓,承诺一定会保护他们的安全。
“乡亲们,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有坚固的城墙,有英勇的士兵,一定能够守住凉州。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吐蕃人是攻不破我们的防线的。”郭勇大声说道。
百姓们听了郭勇的话,心中渐渐安定下来。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守军,为守城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些青壮年主动加入了守城的队伍,帮助士兵们搬运物资,修缮城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凉州城中的粮草逐渐减少。郭勇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朝廷的援军再不来,凉州城将陷入绝境。
就在郭勇焦虑万分的时候,朝廷终于收到了他的告急文书。李治辰得知吐蕃入侵的消息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陛下,吐蕃国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派出援军,解救凉州之围。”李将军说道。
宰相苏文轩也说道:“陛下,除了派出援军,我们还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吐蕃,了解他们的意图,尝试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李治辰点了点头:“两位爱卿说得都有道理。朕决定派遣李将军率领五万大军前往凉州救援,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吐蕃,进行谈判。”
李将军领命后,立刻率领军队出发。他日夜兼程,向凉州赶来。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不断地激励士兵们:“将士们,凉州的百姓正等着我们去解救,我们一定要尽快赶到,打败吐蕃人。”
与此同时,朝廷的使者也带着李治辰的诏书前往吐蕃军营。使者见到赞普赤松德赞后,宣读了诏书:“大唐皇帝诏曰:吐蕃与大唐本是友好邻邦,多年来和平共处。如今贵国无端入侵我大唐边疆,实乃不义之举。望贵国立刻撤兵,归还侵占的土地,否则,大唐将不惜一切代价,与贵国一战。”
赤松德赞听了诏书后,冷笑一声:“大唐皇帝好大的口气。如今我吐蕃军队已兵临凉州城下,岂会轻易撤兵。除非你们答应割让河西、陇右地区给我吐蕃,否则免谈。”
使者听了赤松德赞的话,心中大怒,但他还是强忍着怒火说道:“贵国如此贪婪,妄图侵占我大唐的土地,实乃痴心妄想。大唐军队英勇善战,贵国若执意挑起战争,必将自食恶果。”
赤松德赞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若不答应我的条件,就等着看凉州城破的惨状吧。”
使者无奈,只好回到长安向李治辰复命。李治辰得知赤松德赞的态度后,心中十分愤怒。他下令李将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尽快赶到凉州。
李将军率领的军队在经过几天几夜的急行军后,终于赶到了凉州城外。此时,吐蕃军队已经对凉州城发动了多次进攻,但都被守军击退。
李将军观察了一下吐蕃军队的营地,发现他们防守严密。他决定采用奇袭的战术,打破吐蕃的围城之势。
他挑选了一支精锐的小分队,趁着夜色,悄悄地绕过吐蕃军队的防线,潜入了吐蕃军营。小分队在军营中四处放火,制造混乱。吐蕃军队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和喊杀声惊醒,顿时乱作一团。
李将军趁机率领大军从正面发动进攻。吐蕃军队在混乱中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纷纷败退。李将军指挥军队乘胜追击,将吐蕃军队赶出了凉州城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