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兴奋的勋贵们 (第1/2页)
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前广场,气氛还跟结了冰似的。
朱元璋的脸黑得像锅底,朱棣低着头,掌心那点被玉笏碎片扎破的伤口还隐隐作痛,朱标忧心忡忡,一众开国功臣们更是大气不敢喘。
天幕中两面突然一转,声音也变得轻快了些:
【嘉靖十年,大礼议尘埃落定,皇帝权威如日中天】
【为进一步彰显皇恩浩荡,亦为制衡文官集团,嘉靖帝下诏:恢复诚意伯刘基家族爵位世袭!同时,恢复四位开国功臣后裔的侯爵爵位!】
名单在天幕上金光闪闪地列了出来:
曹国公李文忠(太祖外甥,朱元璋亲姐之子)家族:恢复为“临淮侯”,由其玄孙(第五代孙)李性继承。
鄂国公常遇春家族:恢复为“怀远侯”,由其曾孙(第四代孙)常玄振继承。
卫国公邓愈家族:恢复为“定远侯”,由其玄孙(第五代孙)邓继坤继承。
信国公汤和家族:恢复为“灵璧侯”,由其玄孙(第五代孙)汤绍宗继承。
“嗡——!”
刚才还死寂一片的广场,瞬间像炸了锅!
“临淮侯?!我老李家的?!”
站在勋贵前列的曹国公李文忠,整个人都懵了!他使劲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刚才太宗的事儿吓出幻听了。
他可是全程看了“靖难”那段儿的!知道后世他那个“好兄弟”朱棣造反,自己儿子李景隆一面作为建文帝最信任的大将统兵六十万,一面为朱棣放水。在永乐二年,就被圈了起来,宣宗时候才死,子孙后代肯定没好果子吃!
按照他之前最悲观的估计,子孙后代能保住脑袋,没被朱老四(朱棣)诛个九族,那都算是朱家祖宗积德、老朱(朱元璋)在天之灵保佑了!
现在倒好,天上直接告诉他:老李家不但没绝户,到了嘉靖朝,皇帝还给恢复了个“侯爵”?!
虽然是降了级的侯爵,不是他现在的国公,但这简直是……天上掉下个金馅饼,还正好砸他李文忠脑门上了啊!
“哈哈哈!好!好哇!”
李文忠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兴奋得像个刚抢到糖的孩子,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侯爵!侯爵好啊!有爵位就成!子孙后代有个铁饭碗,饿不着了!哈哈哈!”
他激动地原地转了个圈,冲着龙椅上的朱元璋就嚷嚷开了:“陛下!您瞧瞧!瞧瞧!咱老李家,忠臣之后!到后世都还有人念着咱的好呢!这嘉靖皇帝,有眼光!有眼光啊!”
至于天幕里提过的嘉靖朝限制勋贵权力?老李现在满脑子都是“子孙有爵位”的巨大幸福感,那点限制算个屁!毛毛雨啦!
他这边乐得找不着北,不远处的常遇春两个儿子——郑国公常茂和开国公常升,兄弟俩也是激动得眼圈发红,紧紧攥着拳头。
他俩早就从天幕里知道自家老爹常遇春死后,他们这一支在洪武二十六年会栽在“蓝玉案”这个大坑里,几乎被连根拔起,万劫不复。
兄弟俩私下里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觉得常家算是完了。
万万没想到啊!峰回路转!到了嘉靖朝,皇帝居然开恩,给常家恢复了“怀远侯”的爵位!
虽然从顶级的“鄂国公”掉到了“侯”,但这绝对是死里逃生、皇恩浩荡了!
常升激动地低声道:“哥!哥!听见没?怀远侯!咱常家…还有后!还有爵位啊!”常茂重重地点头,喉咙哽咽,说不出话来。
就在李文忠兴奋得手舞足蹈,常家兄弟激动不已的时候,远在武昌楚王府里,正懒洋洋试穿一件崭新道袍的李景隆,也听到了天幕的声音。
听到“临淮侯由其玄孙李性继承”时,他只是懒懒地抬了下眼皮,撇了撇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