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不当冤种养母(15) (第1/2页)
谢二伯财大气粗,张嘴就要给谢瑀买辆百万级别的车。
被谢爸谢妈极力劝阻了。谢妈说:“孩子小,没必要开那么好的车,买个几万的小车随便开开就行了。我和她爸给她买,您别管。”
谢二伯说:“那我哪能不管。我们老谢家就这么一个姑奶奶。”
他大哥有公职,只生了一个儿子。他没有公职,生了俩,都是儿子,就小弟一家是个姑娘。而且,他和大哥都在市里,平时忙得很,家里的老父母多亏了小弟一家照应着。
虽说父母身体康健,生活都能自理,但老人的生活不是这样就足够的,他们肯定希望身边能有儿女陪伴。小弟一家离得近,没事就跑回去看他们。弟妹虽然是副县长了,但是在父母面前一点架子都没有,和他爸妈都亲得很。
所以,就算不是出于二伯对侄女的照应,单纯是感念小弟一家对父母的关心和付出,这笔钱他也该出。
大人们推来推去,最后谢瑀收了20万。二伯母还送给她一个金镯子。之前她考上大学,二伯母给她一条金项链,第二年给她一个金戒指。那俩谢瑀都没戴过,这个,她也打算收起来,她二伯母是个实在人,送她的东西都太粗太大了!
谢大伯不像二伯那么豪气,但也给谢瑀包了两个大红包。他和大伯母一人给一个,每个里面有一万块钱。
家里日子都挺好过的,不差钱,自然就不会抠搜,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
就连谢瑀已经参加工作的两位堂哥也给了红包。谢二伯家的老二跟谢瑀一样大,成绩不太好,高中毕业就被送出国去留学了。
上辈子,原主出事的时候,谢爷爷谢奶奶已经去世,谢爸谢妈这一辈的人也都退休养老了,所谓人走茶凉,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他们在职时候的风光都已经不在了。
更何况,原主是病逝的,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和丈夫及养女的关系至少在大家看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养女更加亲近丈夫,原主虽然会觉得奇怪、疑惑,但并不会太放在心上。最让她愤怒的是临死前知道的真相。
后来廖嘉和钱菁菁踩着她立人设,那时候谢爸谢妈已经因为受到的打击太大而离世,三位堂哥也曾帮她说话,他们说,从未听堂妹说过这两个孩子是宋晖亲生的这样的事,他们的堂妹极有可能是被人做局、一辈子都蒙在鼓里的。
但是堂哥们说的话很快就被冲击了。廖嘉和钱菁菁有一堆粉丝,他们痛骂谢家人有受害妄想症。
大家都对谢瑀很好,谢瑀自然也会有所回报,别的不说,健康和好运肯定给他们安排上。
***
八月底,谢瑀提前返校。
她没有着急买车,先把钱投进股市去生小钱钱。买车的事可以年底再说。
大三是个分水岭。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夜长大”的感觉。
就好像大一大二都还算是新生,平时就是上课、玩,不知人间疾苦的样子,到了大三就突变了,大家一下子就从象牙塔里抽身,开始考虑现实问题了。
首先要决定是读研还是找工作,读研又分考和保两种方式,还有读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区分,大家都做着几手准备,能保就保,不能保就考。决定找工作的已经开始去听各种关于就业形势的讲座,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学长学姐们交流,希望能掌握更多信息。
谢瑀宿舍里,高岚已经认识了她的学霸男朋友,那家伙肯定是要深造的,所以高岚决定考研,这样俩人在教育背景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她不但智性恋,在面对高智商人士的时候,还有点自卑。担心男朋友嫌她笨。有时候某科成绩没考到优,她都要郁闷一下,不敢跟男朋友说成绩,怕他鄙视她。
谢瑀几个都开解她。
虽然她男朋友在专业领域是个学霸,但是其他方面其实很普通,除了专业课,其他课的作业、论文经常需要高岚帮他忙。
谢瑀就跟她说:“在你们俩交往期间,你对他的帮助是很大的,而他并没有给你什么帮助。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笨呢?你文学修养比他高,外语学的比他强好多倍。你是不会做他那些物理题,但你会的他也不会啊。”
吴彤说:“还有一点,我看他这个样子,不太像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以后你们俩要是结了婚,他肯定只管研究和工作,家里的事都是你的。你看看你能不能接受这一点?如果你能接受,那你们俩的婚姻里也是你付出巨大,你有什么好自卑的?”
谢瑀在一边使劲点头。高岚的家境和她差不多,也是小县城独生女。物理学霸是西部农村的,父母务农,没退休金没保险,家里还有两个在上中学的妹妹,成绩都不怎么好。他们家所有的智商大概都给他一个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