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舌尖上的慰藉 (第2/2页)
“现在正在孵化的甲鱼蛋有多少?”
  
  “一共有九万多个。
  
  彩云看到孵化箱上,都挂着一个小纸牌,上面写着日期,她问玉强:“这是什么意思?”
  
  “是孵化开始的日期,一般孵化五十天左右就能破壳,稚鳖出壳后喜欢水,需要提前在旁边放一浅水盆,稚鳖会自动爬到这里去或落入地面的小水池内。”
  
  “以后你重点照管好这边,别人不懂这些。”
  
  “我知道,但对出壳不久的稚鳖如何越冬,我也没把握。所以,从下周开始,新产的甲鱼蛋,不再用来孵化,直接卖给种苗场,他们有经验。”
  
  “这个你安排吧。”
  
  玉强思考了片刻,觉得有个事必须尽快跟母亲说一下:“小梅昨天和我说,他大儿子想到我们这里来干活,我已经答应她了。”
  
  “为什么不和我商量一下?”
  
  “我们不是正好需要用人吗?她要的工资也不高,每天十块钱,所以,我就答应了。”
  
  “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要优先使用出租户的,说出去的话必须要算数,否则,谁还敢信我们?”
  
  “可我已经答应她了。”
  
  “有翠知道了吗?”
  
  “她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
  
  “你忘了?上次你把小梅留下来,她就不干,你现在又要把她儿子弄来,她能善罢甘休?”
  
  “她那人就是欠抽,我有办法对付她。”
  
  “这事难怪有翠有看法,你和小梅两人确实应该注意一点,不要搞得那么亲热。”
  
  “我们怎么亲热了?”
  
  “你当我们都是傻子?你们俩老是眉来眼去的,就连你刘阿姨都看出来了。”
  
  “您多想了,我们之间什么事都没有。”
  
  “是吗?我问你,我回来的时候,你们俩在房里干什么呢?”
  
  “我腿痛,让她给我捏一捏。”
  
  “捏腿还用上床吗?”
  
  “在床上好用力。”
  
  “别狡辩了,要是让有翠撞上了,她肯定饶不了你们。”
  
  “她敢!全村人谁不知道她干的那些丑事?有什么资格来管我们?”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是好了吗?”
  
  “好什么好?有一段时间她老要去唐岭买东西,您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那段时间,三大头在南京那边犯事了,警察老找他,他就躲在向阳饭店这里办公,有翠去就是为了找他。”
  
  彩云正在观察甲鱼蛋破壳时的情形,听玉强这么一说,感到很惊讶,瞪大了眼睛问他:“有这事?”
  
  “千真万确。”
  
  “不过,大白天的,去了也就说说话,不会有别的事。”
  
  “您忘了?她和王红兵那次不也是大白天吗?”
  
  “王红兵都坐大牢了,以后就别再提他了。”
  
  “您可能还不知道吧?这个小骚货竟敢背着我们跑到监狱看他去了。”
  
  “是吗?她怎么知道王红兵关在什么地方?再说,她可能也进不去啊?”
  
  “听说是唐警官给安排的。”
  
  “真没想到,她会干出这种事来。”
  
  “说明她心里还想着他。”
  
  “我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事?”
  
  “说了又有什么用?弄不好她又要跳塘。”
  
  “你也是,晚上不在家住,她跑过去找你,你又把她赶回来,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要是让刚子碰见了多不好。”
  
  “你们是夫妻,怕什么?”
  
  “我怕传出去让人笑话。”
  
  “小梅的儿子哪天过来?”
  
  “您看哪天来合适?”
  
  “你先跟有翠好好谈谈,别再闹事,好让你刘阿姨在这安心休养一段时间。”
  
  “好的。”
  
  彩云为了让刘姐修养好,想了很多办法,变着花样,做了各种风味的甲鱼让她吃。可又怕她吃多了上火,身体承受不了,中间又隔三差五改用老母鸡汤下挂面,并在里面卧上一个鸡蛋,放一点香油和葱花,艳萍比较爱吃。
  
  彩云想起了部队那个大厨子给她讲的“霸王别姬”的做法,这是一道历史名菜,以甲鱼和母鸡为主料,特别适合给艳萍滋补。于是,她便根据艳萍的身体情况,对“霸王别姬”的做法进行了改进,做出来以后,艳萍特别爱吃。
  
  她知道刘姐是个勤快人,让她整天闲着没事干,肯定会着急,所以,就有意识让她做一些轻松的事,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活动活动身体。
  
  只要一有时间,玉兰和有翠就让她讲一讲她年轻时的一些往事,她也非常乐意讲,见大家听得都很认真,更是讲得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很是开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彩云发现艳萍长肉了,脸色也好了许多,她跟艳萍说:“刘姐,你好像胖了。”
  
  艳萍乐道:“你整天给我做那么多好吃的,能不胖吗?”
  
  “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好多了,就是肚子有时还是痛。”
  
  “大夫说,这个病不太好治,需要有个过程。”
  
  “离开家时间太长了,我这病也没大事了,我该回去了。”
  
  “你这病必须按时服药,在这里我们都能提醒你,回去就没这个条件了,一旦反复就更难治了,所以,我不能让你走。”
  
  “不走也可以,但你能不能别再单独为我开小灶了?”
  
  “这是治疗需要,等你完全康复了,就和我们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