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武德盛世,陈璟之逝【3k】 (第2/2页)
“战争之事,总是不好的。”
“朕尝闻陈公言,天下之策,最为上者,莫过于攻心之战。”
“你们说,那些西域之人体会到了中原的美好之后,还会惦念西域的生活吗?而当那些西域的贵族享受习惯了这轻松惬意的生活之后,还会想要回到原本的生活吗?”
“帝国一边依照陈公的策略,号召汉民在边境种树,以此防风治沙,一边散布流言消息,让那些西域之人自己将界碑、亦或者将他们当地的贵族杀死,从而投靠大汉。”
“不出三十年,此地——”
刘据指着西域的三十六国区域说道:“此地,便会成为大汉的国土!”
“而后,大汉便可以图谋这里了。”
他的眼神中带着灼热:“虽然并不知道这里埋藏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但当年的“喜公”既然留下来了只言片语,那么这东西就一定不会差!”
陈瀚、霍光微微点头,两个人的脸上都是带着些许激动的神色。
“陛下此言雄伟,我等必然遵从。”
相对于霍光来说,陈瀚的面容上倒是带着些许的肃穆:“但陛下,有一言臣必须先说出来。”
他看着刘据,仿佛是没有感受到身边霍光的提醒一样——虽然霍光和他身为政敌,好似是竞争关系,但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并不是对立的。
比如此时——陈瀚明显是要说一些让刘据丧气的话了。
陈瀚只是淡淡的说道:“无论陛下想要什么样子的图谋,都必定不能够忘了一件事情。”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锐利:“此地乃是大汉领土,此地乃是华夏之地!”
“所谓蛮夷,便是蛮夷!”
“哪怕是要优待他们,也决计不能够超过对于汉民的待遇!”
“若有一日,陛下对于这些蛮夷的待遇超越了对待汉民,想要将西域蛮子放在汉民之上,那么臣必然要死谏!”
刘据一愣,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陈卿怎么会这么想朕?”
“朕的脑子又没有什么疾病,如何会做出这样子的事情来?若有人会做出这样子的事情,大抵上是因为骨头太软、脑袋进了水吧!”
“朕可以向你保证,若有一日,朝廷中胆敢有人提出这样子的策略,那么朕一定会亲手削掉他的项上人头!”
.........
武德年间的日子过的很快。
这是所有武德年间生活的人们所感受到的事情,毕竟幸福快乐的生活总是十分迅速的——他们感受到的快乐,所以他们就没有时间去怨声载道、也就不会觉着时间过得很慢了。
武德十七年眨眼之间便到了。
这一年的夏季,六月初五,忽而之间大雨磅礴,所有的一切都好似消失了一样。
陈瀚站在屋檐下,看着那远处的大雨,心中带着无尽的哀伤。
身后的屋子中,传来些许沉闷的哭声。
陈璟就在这一场大雨之前就病倒了,此时仓促忽而之间,就好似是要羽化而去了的样子。
陈瀚站在那煌煌大雨之中,心中的哀伤无限。
他知道自己的智慧有限,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依靠着自己父亲在撑着的——如今父亲要去了,大汉又该何去何从呢?
远处的大雨中,马蹄声忽而作响,一道人影迅速而来,身上的衣袍全都是湿透了。
“官渡公如何了?”
刘据翻身下马,此时的他倒是有了几分当年的英气,只是眼眸中却带着无尽的悲戚——这一次是真的。
陈瀚微微躬身:“陛下,您来了。”
他长叹一声:“父亲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刘据抿了一下嘴巴,情绪显得有些许的复杂,他缓缓的叹了口气:“太医令如何说?”
陈瀚只是说道:“太医令说,这是寿数到了,毕竟父亲的年纪在这里了。”
他看着浑身湿透的刘据,有些犹豫:“陛下,您是否先去....更衣?”
毕竟此时的刘据身上湿淋淋的,像是从水里面捞出来了一样。
刘据摆了摆手,直接走进了这屋子里。
屋子里的装饰寻常,只有陈璟躺在床榻上,听到刘据的声音,将含在舌头下面的参片咽了下去。
这一套流程,他已经十分娴熟了。
“陛下,您来了?”
刘据缓缓上前,此时的他不像是一个皇帝,倒像是一个稚童一样。
“陈公....朕来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哀伤:“您有什么交代的,尽管说,无论何事,朕都无不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