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章 巧遇师姐 (第1/2页)
“哼!把肉联厂搞起来?怕是程红兵那死鬼的坟头冒青烟了!他要能搞成,我把眼珠子抠出来当泡踩!”梁天垂听完梁倩带回的消息,从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浑浊的老眼里满是不屑。
“爹!你咋尽说丧气话!”梁倩不满地跺脚,脸上却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我倒巴不得他真能成!成了我就能回肉联厂上班了!那不比在家戳这几亩破地强百倍?”
“上班?去给那毛头小子打工?你脑子让驴踢了?”梁天垂瞪着眼珠子。
“打工咋了?给钱就成!谁跟钱有仇?”梁倩梗着脖子反驳。
梁天垂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吧嗒吧嗒猛嘬旱烟,烟锅子烧得通红,烟雾缭绕中,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
程飞在旧厂房的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动静闹得实在不小。很快,这消息就顺着飞扬的尘土飘进了官窑镇镇政府大院。
镇委书记张家诚和镇长刘刚起初只当是年轻人一时兴起,没太在意。
直到负责乡镇企业调研的副镇长下去转了一圈回来,详细汇报了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和程飞清晰的发展规划,两位主官这才意识到,这小子不是闹着玩的,是真刀真枪要干大事!
为了表示对返乡创业青年的支持,也为了给沉寂多年的官窑镇注入一剂强心针,张书记和刘镇长亲自带队,坐着镇里那辆半旧的桑塔纳,专程到梁家村肉联厂旧址视察。
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程飞穿着沾满灰土的工装,思路清晰、不卑不亢地向领导们介绍着厂房改造规划、未来产品定位和市场前景。张家诚和刘刚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这小子,有想法,有魄力,更有一股子扎根乡土的韧劲儿!
视察结束,张书记拍着程飞的肩膀,语重心长:“小程啊,有想法,肯实干,好样的!镇里全力支持你!”刘镇长也当场表态:“有什么困难,尽管提!镇里能协调的,绝不含糊!”末了,张书记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县里下周要开个民营企业座谈会,我看你这个项目很有代表性,我们镇就推荐你作为代表去参加!好好准备,给咱官窑镇争光!”
程飞深知这次座谈会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展示项目的机会,更是接触县里领导、争取政策支持的绝佳平台!
提前一天到了县城,程飞先去给自己重新买了一部小灵通,置办了一身像样的行头,准备妥当之后到县委招待所办了入住手续。
会议前两天,主要是政策宣讲和分组讨论,程飞听得认真,记了厚厚一沓笔记。第三天是重头戏——按产业分类的专项座谈会。
程飞被分在副食品组,由常务副县长郝东国亲自主持,新成立的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局长、副局长列席。
程飞拿着材料走进布置庄重的会议室,刚找个角落坐下,一抬头,目光瞬间凝固在主席台侧后方那个亭亭玉立的身影上!
杜芳菲!
尽管她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套裙,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气质沉稳干练,与记忆中那个明艳活泼的学姐判若两人,但程飞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他大学时代辩论赛内战的对手、外战的搭档,中文系的风云人物,比他高两届的师姐杜芳菲!
她怎么会在这里?
程飞心中惊疑不定。
这时,杜芳菲拿起话筒,开始宣读参会企业代表名单。当念到“官窑镇中汇食品有限公司,程飞”时,看到举手示意的程飞她也很明显表现出了一丝诧异,但职业素养让她很快镇定下来,继续宣读。
座谈会气氛热烈,企业家们踊跃发言。
程飞也抓住机会,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自己重启肉联厂、发展本地特色黑山羊深加工的计划,思路清晰,数据扎实,引起了郝县长和几位局长的兴趣,不时提问交流。
会议结束,领导们起身与代表们握手告别。杜芳菲跟在郝县长身后,在与程飞握手时,指尖在他掌心极快地、不易察觉地轻轻一按,同时递给他一个眼神。程飞自然明白什么意思,并没马上离开,等其他代表走后又重新坐回到座位上。
果然,没过几分钟,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杜芳菲去而复返,脸上那层职业化的面具瞬间卸下,明媚的笑容如同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整个空间,让程飞瞬间回到了大学时代。
“程飞!真的是你?!”杜芳菲快步走近,语气里满是惊喜和难以置信,“刚才念名单的时候,我还以为眼花了!”
“师姐!我也差点以为自己认错人了!”程飞站起身,笑容灿烂,“你这变化…也太大了!刚才在台上,那气场,那范儿…啧啧!”
“少贫!”杜芳菲笑着捶了他肩膀一下,熟悉的亲昵感瞬间回归,“我下午没事,走,我请你吃饭!”杜芳菲又拿出了大师姐的派头,干练而热情。
棠西县最高档的尊龙酒楼二层雅间,环境清幽。几样精致的菜肴上桌,两人边吃边聊,气氛轻松而热络。
“师姐,”程飞给杜芳菲斟上茶,好奇地问,“我记得你毕业时进了《西江晚报》,那可是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的金饭碗!怎么…到棠西来了?”
杜芳菲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那个工作,是我前男友家里安排的。本来也想留在西江…可实在受不了他爸妈那副施舍的嘴脸,好像给了我天大的恩惠似的。一个破工作,姐才不稀罕!分了!”
她放下茶杯,语气转而变得洒脱,“这条路是我爸妈安排的。爸妈一直在体制内,图安稳。所以回来我就考公了,成绩还不错。但是我又不想让我爸妈天天管着我,来棠西是我自己的主意!”
“师姐这格局,佩服!”程飞由衷赞叹,“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圈,扎根基层,这才是真本事!不像我,灰溜溜跑回村里了。”
“得了吧你!”杜芳菲白了他一眼,眼中却带着欣赏,“在学校我就看出来了,你这届里,就数你心思活络,能折腾!说说,怎么想起干肉联厂了?还搞这么大阵仗?”
谈到正事,程飞神色认真起来:“师姐,你看现在,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多好?老百姓兜里渐渐有钱了,对‘吃’的要求也在变。城里人追求健康、安全、有特色的食品;农村人,也希望餐桌上能常看见肉。这是大趋势!”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们梁家村,背靠东山,黑山羊养殖是传统,肉质那是顶呱呱!以前肉联厂没搞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资源的问题!我回来,就是想把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起来,做安全、优质、有口碑的肉制品!让城里人吃得放心,也让咱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杜芳菲专注地听着,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目光坚定的程飞,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辩论场上意气风发、据理力争的少年。他的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对市场和家乡的认知都很到位。
她心中暗暗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