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2章 行动迅捷的法务 (第2/2页)
曹姝华转身,快步走向宽大的办公桌。高跟鞋敲击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决绝的回响。她坐下,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手指按下按键的动作稳定有力,没有丝毫颤抖。
“Nancy,立刻通知法务部一级应急小组全体成员,十五分钟后一号会议室紧急会议!取消所有成员今晚及未来三天的非必要行程!立刻,马上!”她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出,冰冷、清晰、不容置疑,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杀气。
放下内线,她拿起私人手机,指尖在通讯录上快速滑动。
她的目光在一个名字上停留了片刻——曹国华。她的亲哥哥,荥川市新开区的掌舵人。
动用曹国华?曹姝华的心微微抽紧。
哥哥的身份太敏感了。
直接介入纪委办案,哪怕只是打探消息,一旦操作不当,都可能引火烧身,不仅救不了程飞,还会把哥哥和自己都搭进去。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山穷水尽……她咬了咬下唇,暂时将这个选项压下。
指尖继续滑动,最终停在了一个标注为“李师兄”的名字上。李维,她留学期间的同门师兄,如今在荥川市委某个核心部门担任要职,为人正派,也念旧情。
这层关系相对隐秘,风险可控。
电话拨通,响了几声后被接起。
“喂?姝华?难得啊,大忙人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李维爽朗的声音传来。
“师兄,抱歉这么晚打扰你。”曹姝华的声音放得异常平稳,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和焦虑,但绝不失态,“有件非常棘手、也非常紧急的事情,实在走投无路了,只能厚着脸皮来求师兄指点迷津。”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李维的声音严肃起来:“你说。能帮的我一定尽力。”
曹姝华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地简述了程飞被带走、白宾诚关于希望小学和杜芳菲的指控,以及橙基金和朗筑目前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恐慌。
她没有刻意渲染程飞的“无辜”,而是着重强调:“师兄,希望小学项目从立项、审批到建设、验收,所有环节的原始文件、合同、票据、会议纪要,包括每一笔资金的流向,我们朗筑法务部和橙基金这边都有完整、清晰、合规的存档!随时可以接受最严格的审计!白宾诚的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构陷!其目的恐怕不仅仅是针对程飞个人,更是想借机打击曾经存在政治对立的其他领导!”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师兄,我知道程序正义最重要。我们绝不要求任何特殊关照,只恳请调查组能尽快、全面地调阅我们提供的所有证据材料!程飞和橙基金,包括远在国外的杜芳菲同志的清白,经得起任何考验!我们只是担心……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调查方向被某些不实指控带偏,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和恶劣影响。时间……对我们来说,就是生命线。”
电话那头的李维沉默了很久。曹姝华能听到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
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慎重:“姝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件事……确实影响很大。白宾诚的案子,牵扯面广,领导高度关注。你提到的证据链完整性问题,是关键。这样,”他似乎在斟酌措辞。
“我会在合适的时候,以非正式的方式,向负责此案的同志提一句,提醒他们注意全面核查证据来源,特别是举报人(白宾诚)本身的动机和可信度问题。但你要明白,我能做的,仅限于此。最终的结果,必须由调查组依法依规独立作出。”
“明白!师兄,这就足够了!非常感谢!”曹姝华心头一松,语气充满了真诚的感激。李维的表态,虽然谨慎,但意味着调查组内部至少会有人听到不同的声音,会注意到白宾诚攀咬的可疑性。这就为程飞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另外,”李维补充道,“你们那边,务必把所有的证据材料准备好,整理成册,目录清晰,随时待命。调查组如果需要,会正式调取的。记住,配合调查,但不要做任何可能被视为干扰调查的行为。”
“是!师兄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曹姝华郑重承诺。
挂了李维的电话,曹姝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的衬衫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第一把剑,算是递出去了,虽然只是轻轻点了一下。
但这还远远不够。舆论场同样凶险。
她拿起桌上的另一部手机,开始快速编辑信息,发给朗筑公关部的负责人,指令明确:立刻启动舆情监测,密切关注所有与程飞、橙基金、希望小学、杜芳菲相关的网络和媒体信息;准备好橙基金历年来的慈善项目报告、审计报告、受助者感言等正面素材;联系几家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核心媒体负责人,做好沟通预案,但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她的进一步指令。
舆论的刀,要握在自己手里,在最关键的时候挥出。
做完这一切,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助理Nancy探进头来:“曹总监,应急小组全员已到齐,在会议室等您。”
“好,我马上到。”曹姝华站起身,整理了一下一丝不苟的衣襟。
镜子里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但那双眼睛,却燃烧着冰与火交织的光芒——焦虑仍在心底深处翻腾,但属于战士的冷静和斗志,已彻底占据了上风。
她拉开办公室的门,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再次响起,坚定地走向硝烟初起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