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菜鸡和人机和人才济济 (第2/2页)
“可是武都尉?”
“是。”
“在下明崇俨,道行微末,忝得天后娘娘看重,得以为其观气相面。”
男人笑容里带着友善,上下打量着武安,赞叹道:“都尉燕颌虎须,乃是天生将种,将来必为大唐武德再添一笔功绩。”
武安没说话,他听说过这个明崇俨,只是先前一直没有见过面。
有人说明崇俨是个江湖骗子,只是侥幸得到了天子和天后的欢心,也有人说他是个得道高人,相面如神。
武安习惯性的会把其他人看的聪明一些,但他也知道,世界上确实有那种蠢到相信可以求长生的统治者,而且数量不少。
“下官,见过先生。”
明崇俨当即笑的露出一口白牙。
“都说武都尉性格粗直,可我倒是觉得亲切,不必如此多礼嘛。”
他大大咧咧的伸出手,拍拍武安的肩膀。
“方才天后娘娘和武都尉吩咐了一些话,我怕都尉听的不够仔细,特来再过来复述一下。”
这人知道天后刚才说了什么?
武安神情不变,心里立刻转变了态度,如果说这人能知道天后和其他人的谈话,那他的身份就不可能是一个男宠或是玩物,大概率带有幕僚的成分。
“天后的话,武都尉都记住了么?”
“先生指的是哪些话?”武安反问道,没有立刻回答。
“十二月末,玄武门前,太子谋逆。”
“天后娘娘吩咐我诱使太子带兵去玄武门前,然后临阵倒戈,配合北门守军以及伏兵擒获太子,余者格杀勿论。”
明崇俨脸上的笑容更热情了些,伸手揽住武安的肩膀,想要一边说话,一边拖着他往外走。
然后,他拖了一下,没拖动。
明崇俨:“......”
“武都尉身材还挺结实的嘛。”
他讪笑一声,只得继续道:“太子那边负责一起动手的人,你可知道有哪些人?”
“东宫十率府,皇族子弟,当朝公卿,还有......十六卫兵马里面的一些将士,据说北门守军之中也有他的内应。”
虽说太子李贤本身没有多少野心,但他监国四年,本身就凭借权力地位天然得到了一部分拥趸。
和皇帝打擂台,他有些不够格。
但对于皇后而言,太子就算是不去刻意经营,他本身的势力也相当强悍。
可如果天后到时候有了充足的准备,太子的这场玄武门之变,就等于是一头扎进了包围圈。
“听起来人也不多,所以到时候,应该会结束的很快。”
明崇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再度看向武安。
“武都尉到时候可以立下大功,一朝得以乘风上天,在下先行祝贺了。”
“先生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下官先行告辞。”
“都尉到底是武夫,性子急了些。”明崇俨笑了一声,缓缓道:“可你到时候也要担着背主的恶名,满朝文武的倾轧报复,别说是你,就算是天后娘娘也难以护住你。”
“所以?”
“所以你总得给她一个拼全力护住你的理由吧?”
“请先生说点人话,我是武夫,听不懂。”
“裴氏女。”
明崇俨吐出三个字,给武安以思考的时间,然后才缓缓道:“她有个叔父,名叫裴行俭,这个名字,武都尉不陌生吧?”
但凡是河西那边出来的兵卒,对这个名字都不可能陌生,或者说,但凡是在当今大唐军中稍微有些地位的,都会知道这个名字。
“下官得以回长安拜见天后,其中多有裴公相助。”
“但他和天后娘娘积怨已久。”明崇俨似乎毫无忌讳。
“朝廷大臣,一国国母,两人中间怎么能说有积怨?”
“武都尉杀朝廷大臣杀的少了?”
明崇俨反问道:“若不是河西那一箭射歪了,现在你手里足足有三条大唐宰相的人命,别说是当今,就大唐开国以来,有哪个武夫手里的命能比得上你?”
“正因为如此,先前你的小聪明算是让你有了点喘息的时间,但这次的事情之后,你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只有天后娘娘能救你。”
武安没有回答,等着这个江湖骗子接下来要放什么屁。
“大婚当夜,杀了裴氏女,断绝裴氏的关系,以表忠心,天后才能对你放心。”
明崇俨自我感觉良好的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若是武都尉愿意,大可以在杀她之前圆房,成全一下夫妻情义。”
武安皱起眉头:“一次性斐济杯?”
“啥?”
明崇俨愣了一下,没听懂。
武安沉默片刻,问道:
“这是天后娘娘的意思?”
“娘娘仁慈,有些话,她肯定没说过,但我们这些底下的人,总得自个放聪明些,是不是?”
“可以。”
嗯?
明崇俨有些意外,但是看到这匹夫脸上似乎真的没有半点戾气,心里不由得一松。
刚才的话,本就是试探居多,所以一上来就要说的刻意一些,才能试探出这个武夫的性格,方便后续交流或是打压。
所以,他是看似勇武,实则软弱么?
“下官......当然会放聪明些。”
“嗯,很好。”
明崇俨后退一步,打量着武安,淡淡道:“三日后,由在下帮武都尉操办婚事,到时候,一切从简,武都尉就等着接美人入洞房即可。”
“好,那就......辛苦先生了。”
“武都尉不生气?”
“下官的一切都是天后娘娘给的,得之失之,自然无不可。”
两人都看着彼此,明崇俨惯于相面,但他看不清这个青年眼底的神色,只得笑了一声,再度伸手去拍对方的肩膀。
“世上可没几人能像武都尉一样,能这般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
......
周兴没有忘记今日要做什么。
武安早已允许他在国公府内外自由出入,但今日却有些郑重——周兴收到了请帖。
今日宵禁之前,去国公府议事。
他在国公府的大门前翻身下马,有两个身着锦衣的男子也和他做出了同样的举动,三个人都抬头打量着彼此,没有立刻说话,更没有自报家门。
片刻后,周兴主动抬手指了指国公府的朱红色大门,示意道:“请?”
“请。”
“请。”
两个男子似乎都有些闷,举手投足间带着军中才有的干净利落,先后走入国公府中。
一进门,周兴的脸色就微微发白,他和另外两人都闻到了一股子血腥味,而且地上那摊已经冻成冰的血,似乎说明了这儿发生过什么。
三个人互相对视一眼,正要说话,门内就有几名佩刀大汉走出,为首者开口道:
“都尉请几位入内说话。”
三个人都沉默不语,哪怕是周兴也看出来,那几名大汉必然是哪支军队里的兵卒,气势甚至不像是长安城内的守军。
大堂里堆着几具尸首,看服饰似乎是国公府内的下人和仆妇。
随着书房的门推开,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他们看到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
桌案前,黑衣青年站起身,露出一抹客气的笑容。
“在下千骑营折冲都尉,武安。”
在他身侧的那名魁梧大汉沉声道:“左武卫将军,河源军副使,黑齿常之。”
在周兴身侧,那名看起来年长些的男子并不怯场,一边拱手还礼,一边淡淡道:“北门禁军,中郎将,李多祚。”
年轻一些的锦衣青年打量着周围人,跟着开口:
“右领军卫果毅都尉,程务挺。”
屋内,一名同样衣着较为奢华的青年人站起身,眼角带着一丝桀骜戾气,目光落在周兴身上,露出一丝掩饰不住的不屑。
“右金吾卫果毅校尉,丘神勣。”
在武安身侧,还有两名中年人坐着,其中一人面容儒雅,表情看上去有些扭曲,有一种上了贼船的幽怨。
他开口道:
“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
另外一名中年人见所有人都报了名字,稍微思索一下,也跟着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确实上了贼船。
“侍御史兼大理寺丞,狄仁杰。”